刻舟求劍
成語拼音
- kè zhōu qiú jiàn
刻舟求劍成語解釋
- 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典故出處
- 《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成語典故
-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掉落江中。他趕緊去抓,已經來不及了。 船上的人對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個記號,並向大家說:“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 大家都不理解他爲什麼這樣做,也不再去問他。 船靠岸後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撈了半天,不見寶劍的影子。他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說:“我的寶劍不就是在這裏掉下去嗎?我還在這裏刻了記號呢,怎麼會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紛紛大笑起來,說:“船一直在行進,而你的寶劍卻沉入了水底不動,你怎麼找得到你的劍呢?” 其實,劍掉落在江中後,船繼續行駛,而寶劍卻不會再移動。像他這樣去找劍,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成語造句
- 他在處理事情時總是一成不變地按照過去的方法,就像刻舟求劍一樣,完全不懂得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繁華的國度。在這個國度裏,有一個年輕人,他叫張華。
有一天,張華和一羣朋友一同乘船出遊。他們沿着一條寬闊的河流順流而下,欣賞着兩岸美麗的風景,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
當船行駛到一處水流湍急的地方時,張華突然發現自己心愛的佩劍從劍鞘中滑落,掉進了河裏。張華頓時慌了神,他急忙讓船伕停下船。然而,船在湍急的水流中很難立刻停下來,等船好不容易穩住後,那佩劍早已被河水衝得不知去向了。
但張華卻做出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舉動,他從身上拿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下了一個記號。朋友們都十分不解,紛紛問他這是在幹什麼。張華得意地說:“我在這船上刻下記號,等我們船靠岸後,我就從這裏下河去找我的佩劍。”朋友們聽了,都覺得他的想法太荒唐可笑了,紛紛勸他說:“你這樣做簡直就是愚不可及啊!船是一直在移動的,而劍已經隨着河水漂走了,你在這裏刻記號又有什麼用呢?”
張華卻不以爲然,他堅信自己的方法是正確的。他還引用了古人的例子,說曾經有人也是通過類似的方法找到了丟失的東西。朋友們見勸不動他,也只能無奈地搖頭。
當船靠岸後,張華迫不及待地按照他刻下的記號跳入河中尋找佩劍。他在河裏找了很久很久,卻始終沒有找到他的佩劍。他筋疲力盡地爬上岸,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
這時,一位路過的智者看到了這一幕,他笑着對張華說:“年輕人,你真是太愚蠢了。你只知道一味地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卻不懂得隨着情況的變化而改變方法。就像這河水是流動的,你的劍不可能還在你刻記號的地方。你這種刻舟求劍的行爲,註定是找不到你想要的東西的。”
張華聽了智者的話,這才恍然大悟,懊悔不已。他意識到自己的固執和愚蠢,讓他失去了心愛的佩劍。
這個故事就這樣流傳了下來,成爲了人們用來警示後人不要拘泥於刻板的方法,要懂得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的典型例子。它告訴我們,世界是不斷變化的,如果我們總是用一成不變的思維和方法去處理事情,就如同刻舟求劍一般,最終只會一無所獲。我們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的環境,才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立於不敗之地。
刻舟求劍-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