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畫無鹽

成語拼音

kè huà wú yán

刻畫無鹽成語解釋

無鹽:傳說中的古代醜女。精細地描摹醜女無鹽。比喻以醜比美,引喻比擬得不恰當。

典故出處

《晉書·周凱傳》:“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

成語典故

戰國時代,在齊國無鹽那個地方(今山東省東平縣東),有一位女子,姓鍾離,名春,容貌長得特別醜陋,多次選擇丈夫,都沒有成功。四十歲時,她去見齊宣王,向齊宣王指出了齊國當時的一些問題,並提出了自己的主張。齊宣王敬佩他的才能,便娶她爲王后,封她爲“無鹽君”。 後來,人們就把“無鹽”作爲醜女的代稱,如同把“西施”作爲美女的代稱一樣。無鹽和西施,一個極醜,一個極美,簡直無法相比!如果竟把她們兩人相提並論,那就是把醜的擡得太高,把美的貶的太低了。 《晉書·周顗(yǐ)傳》載:周顗,字伯仁,晉元帝時,歷任“尚書左僕射”,朝中官宦認爲他爲人高潔,把他比做樂(yuè)廣。樂廣是當時被人們認爲高潔的人物,有“樂翁冰清”的讚語。但是周顗卻認爲樂廣根本不能與他相比,因此,當庾亮告訴他有人把他比作樂廣時,他並不高興,說道:“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以醜比美,比得不恰當,而且因此褻瀆了美好的人物,就叫做“刻畫無鹽,唐突西施”。

成語造句

她的長相其實並不難看,只是被那些心懷惡意的人說得好像刻畫無鹽一般。

成語故事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有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有一個女子名叫鍾離春,她的外貌極不符合當時的審美標準。鍾離春額頭前突,雙眼下凹,鼻孔向上翻翹,還長有一個喉結,粗壯的像男人一樣,而且頭髮稀少,皮膚黝黑。這樣的她,站在人羣中顯得格外與衆不同。 當時的齊國,政治混亂,齊王整日沉迷於酒色之中,不理朝政。鍾離春雖然貌不驚人,但她卻心懷壯志,對國家的現狀深感憂慮。她勇敢地決定前往王宮,面見齊王,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爲國家做出一些改變。 當她出現在王宮時,衆人都對她投來了異樣的目光和嘲笑,覺得她簡直是異想天開。然而,鍾離春並沒有被這些嘲笑和輕視所嚇倒,她堅定地站在齊王面前,大聲地陳述着自己對國家局勢的看法以及一系列的改革建議。 齊王一開始也被鍾離春的外貌所震驚,但漸漸地被她的勇敢和智慧所打動。他開始認真思考鍾離春所說的話,意識到國家確實面臨着諸多問題。最終,齊王採納了鍾離春的部分建議,並讓她留在王宮,協助自己治理國家。 鍾離春的故事流傳開來後,人們開始反思,不能僅僅根據一個人的外貌就去評判其價值和能力。就如同“刻畫無鹽”這個成語,無鹽是指戰國時代齊國無鹽縣的醜女鍾離春,她雖然貌醜,卻有着非凡的見識和勇氣。我們不能因爲一個人的外在條件而忽視其內在的閃光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評價他人時,要全面、客觀,不能以貌取人。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才能,我們應該用心去發現和欣賞,而不是輕易地被表面現象所迷惑。正如鍾離春,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即使外貌不被看好,也依然可以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要學會尊重每一個人,不論他們的外表如何,因爲真正的價值往往隱藏在那些不爲人知的地方。

刻畫無鹽-成語圖片

刻畫無鹽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