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而談

成語拼音

kǎn kǎn ér tán

侃侃而談成語解釋

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典故出處

《論語·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成語典故

在周朝的等級制度中,大夫是諸侯下面的一個等級。其中又分爲兩等,最高一級稱爲卿,即上大夫,其餘稱爲下大夫。  孔丘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又是個儒家學派的創始者。但他在當時的地位僅相當於下大夫。  孔子大力宣傳“仁”的學說,並提出“仁”的執行要以“禮”爲規範,極力維護貴族等級秩序,所以他是一個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在家鄉,在朝廷上;和上大夫說話,和下大夫說話,他都有不同的舉止和言語。  平時,在家鄉與鄉親們談話,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善辭令的樣子;但在祭祀和朝見的場合,他卻十分善言,只是比較謹慎罷了。在朝廷上,當國君不在場時,與下大夫說話,他言談毫無顧忌,侃侃而談,顯得從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說話,他和顏悅色,十分謙恭;如果國君臨朝,在國君面前,他一切都按朝儀去做,小心謹慎,還怕有不妥之處。  應該說,孔子提倡的禮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即使從現在來說,也仍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成語造句

他在講臺上鎮定自若,對自己的觀點侃侃而談,贏得了臺下陣陣掌聲。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名叫燭之武的人。當時,鄭國面臨着秦國和晉國的聯合圍攻,形勢十分危急。 鄭國的國君鄭文公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有人向他推薦了燭之武,說他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官員,但足智多謀,或許能有辦法化解這場危機。鄭文公趕忙派人將燭之武請來,請求他想辦法勸退秦晉聯軍。 燭之武一開始並不願意接受這個任務,他覺得自己這麼多年來一直被冷落,如今國家有難了纔想起他。但在鄭文公的一再請求下,他最終還是答應了。 夜晚,燭之武讓人用繩子將他從城牆上慢慢放下去,來到了秦軍的營地。他見到了秦穆公,便開始不慌不忙、條理清晰地與秦穆公交談起來。他侃侃而談道:“秦國和晉國圍攻鄭國,鄭國知道自己肯定要滅亡了。但是,如果鄭國滅亡對秦國真的有好處嗎?秦國和鄭國之間隔着晉國,鄭國滅亡後,土地只能被晉國佔有,秦國很難得到實際的好處。而且,晉國的勢力會因此變得更強大,這對秦國來說未必是好事。相反,如果秦國能夠退兵,讓鄭國繼續存在,鄭國願意成爲秦國在東方的友好鄰邦,以後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提供各種便利。” 秦穆公聽了燭之武的一番話,覺得十分有道理。他開始思考自己這次出兵的得失,最終決定退兵。晉國見秦國退兵了,也只好無奈地撤兵。 就這樣,燭之武憑藉着他的智慧和口才,成功地勸退了秦晉聯軍,拯救了鄭國。他在面對強大的秦國國君時,能夠毫不畏懼,從容鎮定地侃侃而談,充分展現了他的膽識和才華。 燭之武的故事也成爲了歷史上的一段佳話,讓人們明白了在困難和危機面前,智慧和口才有時候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而“侃侃而談”這個成語,也正是對燭之武這種在交談中自信從容、條理清晰表達自己觀點的生動寫照。後來,人們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一個人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有許多像燭之武這樣的人,他們憑藉着自己的能言善辯,爲國家和人民化解了一次次危機,也爲後人留下了許多值得回味的故事。

侃侃而談-成語圖片

侃侃而談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