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若懸河

成語拼音

kǒu ruò xuán hé

口若懸河成語解釋

若:好象;懸河:激流傾瀉。講起話來滔滔不絕,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辨,說起來沒個完。

典故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唐·韓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論列,願借辯口如懸河。”

成語典故

出處:《晉書 郭象傳》王衍雲:“聽象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釋義:“懸河”,瀑布。講起話來像瀑布一樣滔滔不絕。形容能言善辯,也比喻十分健談。故事:晉朝時,有一位大學問家,名叫郭象,字子玄。  他在年輕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很有才學的人。尤其是他對於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一些現象,都能留心觀察,然後再冷靜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的知識十分淵博,對於事情也常常能有獨到的見解。後來,他又潛心研究老子和莊子的學說,並且對他們的學說有深刻的理解。  過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來請他。他實在推辭不掉,只得答應了,到朝中做了黃門待郎。到了京城,由於他的知識很豐富,所以無論對什麼事情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又非常喜歡發表自己的見解,因此每當人們聽他談論時,都覺得津津有味。  當時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賞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讚揚郭象說:“聽郭象說話,就好象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永遠沒有枯竭的時候。”郭象的辯才,由此可知。  而後人就以“口若懸河”來形容人善於說話,一旦說起話來就橡倒懸的河水、滔滔不絕,永遠沒有停止的時候。

成語造句

他一說起話來就滔滔不絕,簡直口若懸河。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西晉時期,有一位名叫郭象的人。 郭象自幼聰慧好學,對知識有着極其強烈的渴望和追求。他博覽羣書,廣泛涉獵各個領域的學說和思想。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積累了深厚的學識和獨特的見解。 有一次,郭象受邀參加一場文人雅士的聚會。在聚會上,衆人就各種哲學觀點和社會現象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當輪到郭象發言時,他剛開始還略顯拘謹,但很快便漸入佳境。他憑藉着自己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深刻的思考,滔滔不絕地闡述着自己的觀點。他的言辭猶如江水般連綿不絕,從歷史典故到現實案例,從哲學理論到實際應用,無一不被他巧妙地融合在自己的論述之中。他的話語條理清晰、邏輯嚴密,讓人不禁爲之折服。 在場的人們都被郭象的口才和學識所震撼,他們全神貫注地聆聽着他的每一句話,彷彿置身於知識的海洋中。隨着郭象的講述,衆人時而點頭稱讚,時而陷入沉思。他的口才就如同那懸於空中的河流,源源不斷地流淌出智慧的泉水。 這場聚會之後,郭象的名聲大噪。人們紛紛稱讚他口若懸河,能夠將複雜的道理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他的才華和口才使他成爲了當時學術界的一顆璀璨明星。 郭象之所以能夠口若懸河,不僅僅是因爲他的天賦,更是因爲他長期以來的勤奮學習和不斷積累。他對知識的執着追求和深入研究,讓他在面對各種問題和觀點時都能夠遊刃有餘地進行闡述和辯論。他的故事也告訴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才能擁有如郭象般口若懸河的能力,才能在人生的舞臺上展現出自己的光芒。正如古人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郭象用自己的經歷詮釋了這一真理,成爲了後人敬仰和學習的榜樣。

口若懸河-成語圖片

口若懸河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