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雌黃
成語拼音
- kǒu zhōng cí huáng
口中雌黃成語解釋
- 雌黃:即雞冠石,過去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塗沫後重寫。隨口更改說得不恰當的話。比喻言論前後矛盾,沒有一定見解。
典故出處
- 《晉書·王衍傳》:“義理有所不安,隨即更改,世號口中雌黃。”
成語典故
- 西晉時期,太尉王衍喜歡談論老莊,他所論的義理隨時更改,被人稱爲口中雌黃。他找到當時對老莊深有研究的郭象來探討。郭象對老莊思想作了系統全面的分析,讓王衍無法插嘴。王衍對他十分佩服說他談老莊思想如同懸河瀉水一樣永不枯竭。
成語造句
- 他說話毫無根據,隨意更改事實,簡直就是口中雌黃。
成語故事
- 在西晉時期,有一個名叫王衍的人。王衍出身於世家大族,他自幼聰慧,能言善辯,很早就聲名遠揚。
王衍年輕的時候就喜歡高談闊論,常常在衆人面前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然而,他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說話常常隨意更改,前後矛盾。
有一次,王衍與衆人一同討論問題。他一開始發表了一種觀點,說得頭頭是道,衆人都覺得很有道理。可是,過了一會兒,當有人提出不同意見時,他竟然馬上改變了自己的說法,而且還振振有詞地爲自己辯解。衆人都對他這種反覆無常的行爲感到十分驚訝和困惑。
還有一次,王衍在朝堂上參與政事討論。他一開始提出了一個方案,大臣們紛紛表示贊同。然而,當皇帝詢問他細節時,他卻又突然改變了主意,提出了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方案。這讓皇帝和其他大臣都感到十分無奈和不滿。
久而久之,人們就用“口中雌黃”這個成語來形容像王衍這樣隨口更改言論、說話不負責任的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這種行爲被視爲一種不穩重、不可靠的表現。
王衍的這種作風也爲他後來的命運埋下了隱患。在西晉末年的動盪局勢中,王衍雖然身居高位,但卻未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反而因爲他的搖擺不定和不負責任而備受詬病。最終,西晉王朝在一系列的內憂外患中走向了覆滅,王衍本人也落得了一個悲慘的下場。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口中雌黃”這個成語卻流傳了下來。它時刻提醒着人們,說話要言出必行,要有責任感和誠信,不能像王衍那樣隨意更改、信口開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應該秉持着真誠和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說過的每一句話,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口中雌黃-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