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壺長吟
成語拼音
- kòu hú cháng yín
扣壺長吟成語解釋
- 借指抒發壯懷或不平之氣。
典故出處
- 清·唐孫華《題薪禪弟》詩:“扣壺長吟心未厭,惜哉狂豎徒驕盈。”
成語典故
- 晉朝才子王敦懷才不遇,不得志時經常在酒後吟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詩句,邊吟邊用鐵如意敲唾壺,以此來抒發自己的不平心情,時間一長唾壺全都缺了邊。
成語造句
- 一位老者站在江邊,面對滔滔江水扣壺長吟,似在感慨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人,他的故事與“扣壺長吟”這個成語緊密相連。
晉代有個叫王敦的人,他權勢滔天,卻也有着與衆不同的一面。王敦雖然身處高位,但內心時常感到壓抑和不滿。
有一次,王敦在閒暇之時,獨自坐在屋中,面前擺放着一把精緻的壺。他看着那把壺,心中思緒萬千。想起自己在官場中的種種經歷,那些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場面,以及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無法盡情施展,心中的鬱悶之情愈發濃烈。
一時衝動之下,王敦拿起那把壺,用手指不停地扣擊着壺身,發出清脆的聲響。每扣一下,他便長嘆一聲,彷彿要將心中的所有怨氣和不甘都通過這種方式發泄出來。他一邊扣壺,一邊長吟着自己內心的感慨和無奈,聲音在房間裏迴盪。
周圍的人都對王敦的這一行爲感到十分詫異,但他們並不理解王敦內心深處的痛苦和掙扎。王敦通過扣壺長吟這種獨特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未來的迷茫。
這便是“扣壺長吟”這個成語的由來。它後來被用來形容借物抒情,發泄心中的鬱悶或憤慨。正如王敦,在那個特定的歷史背景下,他雖有一定的地位和權力,但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依然無法真正實現自己的理想,只能通過這種特殊的行爲來抒發內心的情感。
在歷史的記載中,王敦的這一舉動成爲了一個獨特的印記。它讓我們看到了古代人物在面對困境和無奈時的一種表達方式,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個時代的人們的內心世界。我們可以從王敦的故事中汲取教訓,明白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不如意時,要學會尋找合適的方式來釋放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讓負面情緒一直積壓在心中。同時,也提醒我們要珍惜當下,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不要讓自己在未來的某一天也像王敦一樣,只能通過扣壺長吟來宣泄心中的遺憾。
扣壺長吟-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