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蒲伏
成語拼音
- kuà xià pú fú
胯下蒲伏成語解釋
- 蒲伏:通“匍伏”,指伏地爬行。指漢朝韓信年少時有胯下之辱。
典故出處
- 宋·秦觀《人材》:“將如韓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
成語典故
- 秦朝末年,淮陰人韓信年輕時文質彬彬,十分斯文。屠中有一個惡少見韓信軟弱可欺就糾集一幫人圍攻他,讓他求饒必須從惡少胯下鑽過,韓信見寡不敵衆就只好忍一時之氣,從惡少胯下爬過。後來他成爲一個大謀略家,幫助劉邦成就大業。
成語造句
- 他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竟然能做到在別人面前如此卑微,就像那胯下蒲伏一般。
成語故事
- 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英雄輩出。有一個年輕人名叫韓信,他雖然胸懷大志,卻生活困頓,四處漂泊。
一日,韓信身佩長劍路過淮陰集市。集市上有個地痞無賴見韓信一副落魄卻又佩劍的模樣,心中頓生惡意。他攔住韓信,當衆羞辱道:“你雖然長得高大,又喜歡帶着劍,其實你就是個膽小鬼!你要是有種,就拿劍刺我;要是不敢,就從我胯下鑽過去。”韓信看着那無賴和周圍起鬨的人羣,心中雖有憤怒,但他深知此刻若衝動行事,只會給自己招來更大的麻煩。他緊緊握住劍柄的手緩緩鬆開,在衆人驚訝的目光中,韓信竟真的趴下身子,從那無賴的胯下慢慢爬了過去。周圍的人鬨然大笑,那無賴更是得意洋洋。
韓信默默地站起身來,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集市。旁人都以爲他是個懦夫,可韓信心中明白,自己有着遠大的抱負,不能因一時之氣而陷入困境。他忍辱負重,繼續追尋自己的理想。
後來,韓信投身軍旅,憑藉着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在戰場上屢立戰功。他率領軍隊攻城略地,爲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昔日那個從他人胯下蒲伏而過的年輕人,如今已成爲威震天下的大將軍。
當韓信功成名就之時,再次回到淮陰。當初那個羞辱他的無賴驚恐萬分,以爲韓信定會報復他。然而韓信卻並沒有計較過往,反而對他說:“若不是你當年的羞辱,或許我也不會有今日之成就。”韓信以德報怨,不僅沒有懲罰那無賴,還賜予他官職。
韓信胯下蒲伏的故事流傳開來,人們驚歎於他的忍辱負重和廣闊胸襟。這個故事也讓後人明白,在困境中要保持冷靜和理智,不能因一時衝動而毀掉自己的前程。有時候,忍耐和退讓並非懦弱,而是爲了日後的崛起和輝煌積蓄力量。正如《論語》中所說:“小不忍則亂大謀。”韓信以他的親身經歷詮釋了這一至理名言,成爲了歷史長河中閃耀的一顆明星。
胯下蒲伏-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