膾炙人口

成語拼音

kuài zhì rén kǒu

膾炙人口成語解釋

膾:切細的肉;炙:烤熟的肉。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喫的食物。指美味人人愛喫。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和稱讚和傳訟。

典故出處

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卷十:“如‘水聲常在耳,山色不離門’,又‘掃地樹留影,拂牀琴有聲’……皆膾炙人口。”

成語典故

這個成語來源於《孟子.盡心下》,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爲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春秋時,有父子兩人,他們同是孔子的弟子。父親曾哲愛喫羊棗(一種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兒子曾參是個孝子,父親死後,竟不忍心喫羊棗。這件事情在當時曾被儒家子弟大爲傳頌。到了戰國時,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對這件事不能理解,於是就去向老師孟子請教。公孫丑問:“老師,膾炙和羊棗,哪一樣好喫?”  “當然是膾炙好喫,沒有哪個不愛喫膾炙的!”公孫丑又問:“既然膾炙好喫,那麼曾參和他父親也都愛喫膾炙的了?那爲什麼曾參不戒喫膾炙,只戒喫羊棗呢?”孟子回答說:“燴炙,是大家都愛喫的;羊棗的滋味雖比不上燴炙,但卻是曾哲特別愛喫的東西。所以曾參只戒喫羊棗。好比對長輩只忌諱叫名字,不忌諱稱姓一樣,姓有相同的,名字卻是自己所獨有的。”孟子的一席話,使公孫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人人讚美的事物和傳誦的詩文。

成語造句

那首古詩流傳廣泛,深受大家喜愛,可謂膾炙人口。

成語故事

在很久以前的春秋時期,有一個叫做曾皙的人。 曾皙非常熱愛音樂和舞蹈,他對於各種藝術形式有着獨特的感悟和理解。他常常在衆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藝,其表演總是能夠深深打動人們的內心,讓人沉浸其中。 有一次,曾皙在一個盛大的宴會上表演。他的歌聲悠揚動聽,舞蹈輕盈優美,在場的人們都被他的表演所吸引,看得如癡如醉。當表演結束後,人們紛紛對曾皙的才藝讚不絕口,這場表演也迅速在當地流傳開來,成爲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隨着時間的推移,曾皙的名聲越來越大。他的表演不僅在當地受到熱烈歡迎,甚至傳到了其他地方,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和讚賞。他的才藝就如同那美味的食物,被人們廣泛喜愛和傳頌。 正如《孟子·盡心下》中所說:“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就如同美味的膾和炙能受到衆人的喜愛一樣,曾皙的表演也是如此地膾炙人口,深受大家的追捧。他的藝術成就成爲了那個時代的一個亮點,爲後人所銘記和傳頌。他的故事也告訴我們,真正優秀的藝術作品和才華,能夠跨越時空,長久地留在人們的心中,成爲人們口中不斷傳頌的經典。即使歲月流轉,那些膾炙人口的美好事物依然能夠散發着獨特的魅力,給人們帶來無盡的歡樂和感動。

膾炙人口-成語圖片

膾炙人口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