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之辱
成語拼音
- kuà xià zhī rǔ
胯下之辱成語解釋
- 胯下:兩條腿之間。從胯下爬過的恥辱。
典故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衆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爲怯。”
成語典故
- 秦朝末年,淮陰人韓信年輕時文質彬彬,十分斯文。屠中有一個惡少見韓信軟弱可欺就糾集一幫人圍攻他,讓他求饒必須從惡少胯下鑽過,韓信見寡不敵衆就只好忍一時之氣,從惡少胯下爬過。後來他成爲一個大謀略家,幫助劉邦成就大業。
成語造句
- 他曾經遭受過胯下之辱,但他並未因此而氣餒,反而奮發圖強,最終成就了一番大事業。
成語故事
- 在秦朝末年,有一個年輕人叫韓信。韓信自幼父母雙亡,生活貧苦,但他卻心懷大志,渴望有一天能出人頭地。
韓信身材高大,卻整日無所事事,只能依靠別人的施捨度日。有一天,他在淮陰的集市上閒逛,遇到了一羣惡霸。這羣惡霸平日裏就橫行霸道,看到韓信落魄的樣子,便心生戲弄之意。其中一個惡霸攔住韓信,輕蔑地說道:“你雖然長得高大,還經常帶着劍,其實不過是個膽小鬼罷了。你要是有種,就拿劍刺我;要是不敢,就從我胯下鑽過去。”韓信聽了,心中憤怒不已,但他深知自己此時勢單力薄,若是與這羣惡霸硬拼,必定喫虧。他咬咬牙,強忍住心中的屈辱,在衆人的鬨笑聲中,從惡霸的胯下鑽了過去。
這件事讓韓信遭受了極大的恥辱,但他並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將來出人頭地,讓那些曾經嘲笑和侮辱過他的人刮目相看。韓信開始刻苦學習兵法和武藝,他四處遊歷,增長見識。
後來,天下大亂,韓信投身到了反秦的義軍之中。他憑藉着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在戰場上屢立戰功。他先後輔佐了項羽和劉邦,最終幫助劉邦擊敗了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
劉邦稱帝后,韓信被封爲楚王。有一天,韓信回到了淮陰,找到了當年那個讓他遭受胯下之辱的惡霸。惡霸驚恐萬分,以爲韓信是來報仇的,連忙跪地求饒。然而,韓信卻並沒有懲罰他,反而笑着對他說:“當年若不是你激勵我,或許我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我不但不會怪罪你,還要感謝你。”說完,韓信賞賜了惡霸許多財物,讓他離去。
韓信能忍胯下之辱,體現了他的非凡氣度和遠大抱負。他沒有被一時的屈辱所打倒,而是將其轉化爲前進的動力。他的故事也成爲了後世人們津津樂道的典範,告誡人們在面對困境和侮辱時,要保持冷靜和理智,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正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只有具備這種堅韌不拔的品質,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胯下之辱-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