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鼓而攻
成語拼音
- míng gǔ ér gōng
鳴鼓而攻成語解釋
- 比喻宣佈罪狀,加以遣責或討伐。
典故出處
- 先秦·孔子《論語·先進》:“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爲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成語典故
- 春秋時期,魯國的季康子主張改革農田制度,承認私人可以擁有土地,想試行按畝徵稅,他的屬下冉求是孔子的學生,就讓冉求去徵詢孔子的意見。孔子反對改變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孔子就號召他的其他學生敲着鼓去進攻冉求。
成語造句
- 一羣人因爲他的惡劣行爲而決定鳴鼓而攻。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孔子有一個弟子叫冉求。冉求有出衆的才能,在魯國擔任季孫氏的家臣。
當時,季孫氏權勢很大,想要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和財富。冉求不但沒有勸阻季孫氏,反而積極地爲他出謀劃策,幫助他實行一些搜刮民脂民膏的政策。
孔子得知了冉求的這些行爲後,非常生氣和失望。他認爲冉求違背了自己所倡導的仁義道德原則,沒有盡到一個弟子應有的責任。
有一天,孔子對其他弟子們說:“冉求不是我的弟子了,你們可以大張旗鼓地去指責他、批判他。”孔子引用了“鳴鼓而攻”這個說法,意思是擊鼓發動進攻,形容公開宣佈罪狀,加以聲討。
其他弟子們聽了孔子的話,都感到很震驚和困惑。他們不明白爲什麼孔子對冉求如此嚴厲。孔子解釋道:“季孫氏本就富有,冉求卻還爲他搜刮更多的財富,這不是助紂爲虐嗎?他完全忘記了道德的準則。”
弟子們這才明白孔子的深意,他們對冉求的行爲也表示不滿和譴責。而冉求在得知孔子的態度後,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
在歷史的長河中,“鳴鼓而攻”這個成語也被廣泛應用。它提醒着人們要堅守道德底線,對於那些違背公義、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爲,不能視而不見,而應該勇敢地站出來,公開地進行指責和批判。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有些人可能會爲了個人利益或者權勢而做出不道德的事情,這時候我們不能沉默不語,而應該像孔子對待冉求那樣,勇敢地表明自己的態度,發出正義的聲音。只有這樣,才能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讓道德的力量得以彰顯。同時,這個成語也告誡我們自身要時刻保持警醒,不要成爲被他人“鳴鼓而攻”的對象,要以高尚的品德和行爲準則來要求自己,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鳴鼓而攻-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