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賢下士

成語拼音

qiú xián xià shì

求賢下士成語解釋

訪求賢士且禮遇之。

典故出處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當今社會,許多企業的管理者深知人才的重要性,積極營造良好氛圍,努力做到求賢下士,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團隊,共同推動企業發展。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戰國時期,有一個諸侯國名爲燕國。當時的燕國國力較弱,時常受到周邊強國的威脅。 燕國的國君燕昭王即位後,決心改變燕國的困境,使國家強大起來。他深知,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招攬衆多有才能的人來輔佐自己。 然而,求賢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起初,燕國的名聲並不響亮,許多賢能之士對燕國並不感興趣。燕昭王爲此感到十分憂慮,他常常思考如何才能吸引到真正的人才。 有一天,燕昭王向一位名叫郭隗的大臣請教求賢之道。郭隗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給燕昭王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位國君,他非常渴望得到一匹千里馬。於是他派了一位大臣帶着千金去尋找。大臣找了很久,終於發現了一匹千里馬,但這匹馬已經死了。大臣還是花了五百金買下了這匹馬的骨頭帶回去。國君非常生氣,認爲大臣浪費了錢財。大臣卻說:‘如果天下人知道您連千里馬的骨頭都肯用重金購買,還會擔心沒有人把真正的千里馬送來嗎?’果然,不久之後,就有很多人主動送來了千里馬。” 燕昭王聽後,恍然大悟。他決定以郭隗爲榜樣,先尊重和厚待郭隗,爲天下賢士做出表率。燕昭王爲郭隗修築了華麗的宮殿,並對他禮遇有加。 這一消息很快傳遍了各國,許多有才能的人都認爲燕昭王是一位真正求賢下士的君主,紛紛來到燕國。其中就有著名的將領樂毅,他爲燕國訓練出了強大的軍隊;還有謀士鄒衍,爲燕國出謀劃策。 在這些賢能之士的輔佐下,燕國日益強盛。經過多年的努力,燕國終於具備了與其他強國抗衡的實力。 燕昭王求賢下士的故事成爲了千古美談,也讓後世的君主們明白了,只有真心尊重人才,放下架子,才能招攬到真正的賢能之士,從而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的統治者都試圖效仿燕昭王,但真正能夠做到求賢下士的卻寥寥無幾。求賢下士不僅僅是一種姿態,更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尊重和渴望,唯有如此,才能匯聚天下英才,成就一番偉業。

求賢下士-成語圖片

求賢下士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