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亂存亡
成語拼音
- qǔ luàn cún wáng
取亂存亡成語解釋
- 古代國家的一種自視正義的對外策略。指奪取政治荒亂的國家,保全將亡的國家。
典故出處
- 無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王朝的興衰更迭證明了統治者的決策往往決定着國家的命運,明智之舉可保江山穩固,昏庸之行則可能導致取亂存亡的結局。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波瀾壯闊的篇章,其中不乏關於政權更迭、國家興衰的故事。而“取亂存亡”這一成語所蘊含的智慧,在這些歷史故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春秋戰國時期。那時,諸侯紛爭,天下大亂。鄭國,一個本就不大的諸侯國,卻陷入了內亂之中。鄭莊公去世後,諸子爭位,國內局勢動盪不安。鄭國的大臣們各自爲政,紛紛依附不同的公子,使得國家的政治一片混亂。
此時,鄰國的晉國看到了鄭國的亂象,認爲這是一個可乘之機。晉國國君雄心勃勃,欲趁機出兵奪取鄭國,擴大自己的領土和勢力範圍。於是,晉國集結大軍,氣勢洶洶地向鄭國進發。
然而,鄭國雖然內亂,但仍有一些忠勇之士。其中一位名叫子產的大臣挺身而出。子產深知,此時若不能團結一致抵禦外敵,鄭國必將滅亡。他一方面努力調和國內各方勢力,平息內亂;另一方面組織民衆,加強城防,準備抵禦晉國的進攻。
在子產的努力下,鄭國國內逐漸穩定下來,民衆同仇敵愾,決心保衛自己的家園。當晉國大軍兵臨城下時,他們遭遇了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鄭國士兵們奮勇殺敵,百姓們也紛紛支援前線,爲士兵們提供物資和幫助。
晉國原本以爲鄭國內亂,能夠輕鬆取勝,但沒想到遭遇瞭如此頑強的抵抗。久攻不下,晉國軍隊士氣低落,再加上糧草供應出現問題,無奈之下,只好撤軍。
鄭國在這場危機中得以倖存,正是因爲子產在國家處於“亂”的困境時,能夠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最終實現了“存”。
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取亂存亡”的含義。在混亂的局勢中,若能抓住機遇,採取正確的策略和行動,就有可能轉危爲安,使國家或個人得以生存和發展。反之,如果在混亂中自亂陣腳,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就可能走向滅亡。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無論面對怎樣的困境,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勇敢地迎接挑戰,才能在“取亂”中求得“存亡”之道。
取亂存亡-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