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衣少食

成語拼音

quē yī shǎo shí

缺衣少食成語解釋

衣食不足。指貧窮。亦作缺食無衣”。

典故出處

明李贄《焚書·復李漸老書》即此衣食之賜,既深以爲喜,則缺衣少食之煩惱不言而知也。”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那個貧困的山村裏,許多家庭常常面臨着缺衣少食的困境,生活十分艱難。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村莊裏,生活着一羣樸實的農民。這個村莊地處偏遠,土地貧瘠,資源匱乏。 有一年,遭遇了罕見的自然災害。先是洪水氾濫,淹沒了大片的農田,莊稼顆粒無收。接着又是蝗災肆虐,把僅存的一點綠色植被也啃食殆盡。村民們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生計變得異常艱難。 村裏有一戶人家,姓張,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日子本就過得緊巴巴的。這場災難過後,更是雪上加霜。張家的存糧很快就見了底,一家人每天只能喫一頓稀薄的粥水來充飢。孩子們餓得面黃肌瘦,老人也因爲身體虛弱而臥病在牀。 爲了能讓家人活下去,張老漢不得不每天天不亮就出門,去山上挖野菜,找野果。可是,由於受災的人太多,山上能喫的東西也越來越少。張老漢常常空手而歸,一家人只能在飢餓中煎熬。 眼看着冬天就要來了,可是張家連一件保暖的棉衣都沒有。孩子們穿着單薄的破衣裳,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張老漢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 村裏像張家這樣缺衣少食的人家還有很多。大家都在苦苦地掙扎着,希望能熬過這個艱難的時期。 然而,官府的救濟卻遲遲沒有到來。原來,當地的官員貪污腐敗,把朝廷撥下來的救濟糧和救濟款都中飽私囊了。村民們怨聲載道,卻又無處申訴。 就在大家感到絕望的時候,村裏一位年輕的書生站了出來。他名叫李義,自幼聰慧,飽讀詩書。李義決定帶着村民們去州府告狀,爲大家討回公道。 經過一路的艱辛跋涉,李義等人終於來到了州府。在州府大堂上,李義慷慨陳詞,歷數當地官員的種種罪行,以及村民們所遭受的苦難。州府大人被李義的義舉所感動,當即下令嚴查此事。 經過一番調查,貪污的官員被繩之以法,朝廷的救濟物資也終於發放到了村民們的手中。大家有了糧食,有了棉衣,度過了那個艱難的寒冬。 從此以後,“缺衣少食”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生活貧困,衣食不足的艱難狀況,也讓後人銘記那些曾經爲了生存而苦苦掙扎的歲月。

缺衣少食-成語圖片

缺衣少食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