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恥含垢
成語拼音
- rěn chǐ hán gòu
忍恥含垢成語解釋
- 含忍恥辱。同忍辱含垢”。
典故出處
- 宋·蘇軾《上韓樞密書》好兵始禍者既足以爲後嗣之累,則凡忍恥含垢以全人命,其爲子孫之福,審矣。”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面對那些不公正的指責和刁難時,選擇了默默承受,忍恥含垢,只爲了最終能證明自己的清白。
成語故事
-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這樣一個人物,他的經歷詮釋了何爲忍恥含垢。
他叫勾踐,乃是越國之主。越國與吳國相鄰,兩國之間時常爆發衝突。在一場激烈的戰爭中,越國不幸戰敗,勾踐被迫向吳國求和。
求和的條件極爲苛刻,勾踐不僅要獻出大量的財寶和土地,自己還需前往吳國爲奴。這對於一個曾經高高在上的君主來說,無疑是奇恥大辱。然而,勾踐深知越國的實力暫時無法與吳國抗衡,爲了國家的未來,爲了百姓的安寧,他毅然決定忍辱負重。
在吳國,勾踐過着備受屈辱的生活。他住在簡陋的茅屋中,每天干着粗重的農活,甚至親自爲吳王夫差牽馬執鞭。夫差出行時,勾踐就伏在地上,讓夫差踩着他的背上馬。吳國的大臣們對勾踐百般羞辱和刁難,他都默默忍受,不發一言。
在這漫長的屈辱歲月裏,勾踐心中始終懷着復國的信念。他表面上對吳王夫差忠心耿耿,唯命是從,讓夫差漸漸放鬆了對他的警惕。
有一次,夫差生病,勾踐爲了表現自己的忠誠,竟然親自品嚐夫差的糞便,以判斷夫差的病情。這一舉動讓夫差大爲感動,認爲勾踐已經徹底歸順,於是決定放勾踐回國。
勾踐回到越國後,一刻也沒有忘記在吳國所受的恥辱。他臥薪嚐膽,每天睡在柴草上,喫飯前都要品嚐一下苦膽的滋味,以此來提醒自己不忘國恥。
勾踐勵精圖治,發展生產,訓練軍隊。他任用賢能之士,與百姓同甘共苦。經過多年的努力,越國逐漸強大起來。
終於,勾踐認爲時機成熟,率領越國大軍向吳國發起了反攻。此時的吳國,由於夫差的驕奢淫逸和窮兵黷武,國力已經大不如前。越國軍隊勢如破竹,一舉擊敗了吳國,夫差羞愧自刎。
勾踐忍恥含垢,最終實現了復國的大業,成爲了歷史上一位令人敬仰的君主。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困境和恥辱時,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就能夠忍辱負重,積蓄力量,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
忍恥含垢-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