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
成語拼音
- rú zǐ niú
孺子牛成語解釋
- 孺子:兒童。兒童遊戲時牽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願爲人民大衆服務的人
典故出處
- 郭小川《登九山》:“人在變,思想在變,多少英雄甘當孺子牛。”
成語典故
- 春秋時期,齊景公在空閒時爲了引逗庶子荼玩樂,用嘴咬着繩子裝成牛讓荼牽着走,荼十分高興,又唱又跳的,一時得意忘形,摔倒在地,齊景公咬得太緊,冷不防把他的幾顆牙齒給拉斷了。
成語造句
- 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猶如一頭孺子牛,勤勤懇懇,毫無怨言。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田單的將領。當時,齊國遭到燕國等國的聯合進攻,大部分城池淪陷,形勢十分危急。
田單臨危受命,肩負起了復國的重任。他深知自己責任重大,一心爲了齊國的復興而努力。他深入民間,和百姓們同甘共苦,絲毫沒有架子。
在復國的過程中,田單想盡各種辦法來激勵士氣,增強百姓的信心。他親自帶領士兵們訓練,和他們一起風餐露宿。百姓們看到田單如此盡心盡力,都深受感動,紛紛全力支持他。
有一次,田單在城中視察,看到一位老人艱難地拉着一車貨物。他毫不猶豫地走上前去,幫老人拉車,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老人感激涕零,周圍的百姓也都對田單的行爲讚不絕口。
經過漫長而艱苦的努力,田單終於帶領齊國軍民成功復國。而他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也如同那默默奉獻、一心爲民的孺子牛一般。
在歷史的長河中,像田單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爲了國家、爲了百姓,無私奉獻,不辭辛勞。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責任和擔當,成爲了人們心中永遠的楷模。他們就如同那孺子牛,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爲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而努力奮鬥。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和精神力量。這種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讓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始終保持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鬥志,爲了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而拼搏不息。
孺子牛-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