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諫之義

成語拼音

sān jiàn zhī yì

三諫之義成語解釋

指事君之正道。

典故出處

《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戎將侵曹,曹羈諫曰:‘戎衆以無義,君請勿自敵也。’曹伯曰:‘不可。’三諫不從,遂去之,故君子以爲得君臣之義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此之謂也。”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北方的戎國將要侵略曹國,曹伯想親自去迎敵。曹羈進諫說:“戎國人最不講道義,國王您不能親自去迎戰。”曹伯說不行。曹羈進諫三次之後,盡到做臣子的道義之後就離開。後來曹軍被戎狄打敗。

成語造句

雖然他知道這樣做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但爲了朋友,他還是義無反顧地進行了三諫之義。

成語故事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國家名爲晉國。當時晉國的國君晉靈公,是一個行爲乖張、肆意妄爲的君主。 晉靈公喜好奢華,他大興土木,建造了極爲華麗的宮殿,耗費了大量的民脂民膏。同時,他還極爲殘暴,常常以殺戮取樂。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當時,晉國朝堂上有一位忠臣名叫趙盾。趙盾爲人正直,心懷百姓,他看到晉靈公的種種惡行,心中十分憂慮。他決心要勸諫晉靈公,讓他改正錯誤,做一個賢明的君主。 趙盾第一次覲見晉靈公,言辭懇切地向他陳述了百姓的困苦以及國家所面臨的危機,希望晉靈公能夠收斂自己的行爲,關心民生,勵精圖治。然而,晉靈公卻根本不以爲意,反而對趙盾心生厭煩。 過了一段時間,趙盾再次進宮勸諫晉靈公。這一次,他更加詳細地指出了晉靈公的種種不是,希望他能迷途知返。但晉靈公依然我行我素,甚至開始對趙盾起了殺心。 趙盾並沒有因此而退縮,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於是,他第三次進宮,這一次他抱着必死的決心,要以自己的忠誠和正義來打動晉靈公。然而,晉靈公已經完全聽不進去他的話,甚至暗中派人刺殺趙盾。 幸好趙盾得到了他人的幫助,逃過了一劫。但晉靈公的行爲卻引起了衆怒,最終他被其他大臣所殺。 趙盾的行爲完美地詮釋了“三諫之義”這個成語。他不顧自身安危,三次直言進諫,只爲了讓君主能夠走上正道,爲國家和百姓謀福祉。他的忠誠和正義令人敬佩,他的故事也被後世傳頌。正如《論語》中所說:“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趙盾正是這樣一位堅守道義的君子。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有許多像趙盾這樣的忠臣義士,他們爲了國家和人民,不惜一切代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着忠誠和正義的價值。他們的故事,成爲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着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堅守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

三諫之義-成語圖片

三諫之義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