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

成語拼音

shì bàn gōng bèi

事半功倍成語解釋

指做事得法,因而費力小,收效大。

典故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爲然。”

成語典故

戰國的時候,有個大思想家叫孟子,他有很多的學生。  有一次他和他的學生公孫丑談論統一天下的問題。他們從周文王談起,說當時文王以方圓僅一百里的小國爲基礎,施行仁政,因而創立了豐功偉業;而如今天下老百姓都苦於戰亂,以齊國這樣一個地廣人多的大國,如能推行仁政,要統一天下,與當時周文王所經歷的許多困難相比,那就容易得多了。孟子最後說:“今天,像齊國那樣的大國,如能施行仁政,天下百姓必定十分喜歡,猶如替他們解除痛苦一般。所以,給百姓的恩惠只及古人的一半,而獲得的效果必定能夠加倍。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呢!”  後來人們便根據孟子所說的這兩句話,引申爲“事半功倍”,用來形容做事所花力量較小而收到的效果甚大。

成語造句

想要提高學習效率,就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樣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語故事

在戰國時期,有一位名叫公孫丑的人,他是孟子的弟子。 有一次,公孫丑問孟子:“老師,您覺得如果讓齊國來推行仁政,會不會事半功倍呢?”孟子聽後,沉思片刻說道:“要想做到事半功倍,並非易事啊。這需要統治者有堅定的決心和正確的方法。” 當時的齊國,雖然國力強盛,但也面臨着諸多問題。社會上存在着貧富差距懸殊、百姓生活困苦等情況。孟子認爲,只有通過推行仁政,才能真正解決這些問題,讓國家走向繁榮富強。 於是,孟子開始向齊王進言,闡述他的仁政理念。他主張減輕百姓的賦稅和徭役,讓他們能夠安居樂業;同時,要重視教育,培養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才。齊王對孟子的建議半信半疑,但還是決定嘗試一下。 在推行仁政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阻力。一些貴族和官員擔心自己的利益受損,紛紛反對。但孟子毫不退縮,他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說服了齊王堅定地推行下去。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齊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社會更加穩定和諧;人才輩出,爲國家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齊國的國力也日益增強,在各諸侯國中的地位不斷提升。 孟子的仁政思想在齊國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讓齊國變得更加強大,也爲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由此可見,要想做到事半功倍,必須要有正確的目標和方法,並且要堅定不移地去執行。就如同齊國推行仁政一般,只有真正爲了百姓的利益着想,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從而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應該借鑑這樣的經驗,明確自己的目標,找到合適的方法,努力付出,才能收穫事半功倍的成果。

事半功倍-成語圖片

事半功倍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