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俱下
成語拼音
- shí háng jù xià
十行俱下成語解釋
-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讀書極快。
典故出處
- 《南史·梁本紀下》:“讀書十行俱下,辭藻豔發,博綜羣言,善談玄理。”《梁書·簡文曾紀》:“讀書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經目必記。”
成語典故
- 南朝梁武帝蕭衍的第三個兒子蕭綱從小聰明伶俐,記憶力很強。他讀書的速度相當快,能夠十行同時閱讀下去,而且能夠做到過目不忘。11歲時就博覽羣書,寫詩賦文章得心應手。因此被任命爲宣惠將軍,丹陽尹。
成語造句
- 他讀書的速度極快,能夠做到十行俱下,令人驚歎不已。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位年輕的書生叫李明。李明自幼聰慧好學,對知識有着強烈的渴望。
他生活的那個時代,書籍是非常珍貴的物品,獲取知識並不容易。但李明憑藉着自己的勤奮和毅力,四處尋覓書籍來閱讀。
有一次,李明聽說城中的一位老學者收藏了許多珍貴的書籍,便迫不及待地前往拜訪。老學者被李明的求知慾所打動,同意讓他在自己的書房中閱讀。
李明走進書房,看到滿架子的書籍,心中充滿了喜悅。他開始一本本地翻閱,速度之快令人驚歎。別人可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讀完一本書,而他卻彷彿能夠一目十行,迅速地理解和吸收書中的內容。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明閱讀的書籍越來越多,他的知識也日益淵博。他不僅對文學、歷史、哲學等領域有了深入的瞭解,還能夠將不同領域的知識融會貫通。
在一次文人聚會中,大家討論起一個複雜的學術問題。衆人各抒己見,爭論不休,卻始終沒有得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結論。這時,李明站了出來,他憑藉着自己廣泛的閱讀和深刻的理解,有條不紊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引經據典,從衆多書籍中汲取智慧,讓在場的人都爲之折服。
人們驚歎於李明的才華和學識,紛紛詢問他是如何做到如此博學的。李明謙遜地說:“我只是比別人更加努力地閱讀,力求做到十行俱下,儘可能多地吸收知識罷了。”
從此以後,李明的名聲越來越響亮,他成爲了當地的一位知名學者。他的故事也激勵着更多的人勤奮學習,努力追求知識。而“十行俱下”這個成語也流傳開來,用來形容那些閱讀速度極快、能夠迅速獲取大量知識的人。李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個成語的含義,成爲了人們學習的榜樣。在歷史的長河中,像李明這樣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取得成就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的故事激勵着我們不斷前進,去追求更高的目標和更廣闊的知識領域。
十行俱下-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