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羊九牧

成語拼音

shí yáng jiǔ mù

十羊九牧成語解釋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典故出處

《隋書·楊尚希傳》:“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成語典故

北周後期,隋文帝取代北周政權後,恢復漢制,把國土重新劃分成很小的郡縣進行管轄,造成官員成倍地增加。楊尚希對此憂心忡忡,看到每年開銷急劇增加就上書隋文帝要改變這十羊九牧的局面。隋文帝採納了建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成語造句

古代的一些管理體制常常存在十羊九牧的情況,導致效率低下,資源浪費。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國家,它的統治階層爲了更好地管理國家,設置了過多的官員職位。 在一個偏遠的郡縣,那裏本來事務並不算繁多,但卻有着大量的官員。百姓們每天都要面對不同的官員來管理和指示,弄得他們苦不堪言。 一天,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輕書生路過此地。他看到百姓們臉上的疲憊和無奈,心中十分好奇。經過詢問,他得知了這裏官員過多的情況。百姓們紛紛抱怨說:“我們這裏簡直就是十羊九牧,這麼多官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矩和要求,我們都不知道該聽誰的,整天忙於應付這些官員,根本沒法好好種地和生活。” 李明深感這種情況的不合理,於是決定向朝廷上書,反映這個郡縣的問題。他在奏摺中引經據典,以歷史上一些因爲官員設置不合理而導致國家混亂的事例來警醒朝廷。他寫道:“昔日,某些朝代也曾出現類似十羊九牧的情況,導致百姓負擔沉重,民不聊生,最終引發社會動盪。如今我們若不及時改變這種狀況,恐怕也會重蹈覆轍。” 朝廷收到李明的奏摺後,經過一番商議和調查,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們開始着手對官員制度進行改革,削減了不必要的職位,讓管理更加合理和高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個郡縣的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百姓們不再被過多的官員困擾,能夠專心於生產和生活。而李明也因爲他的正直和勇敢而受到了百姓們的尊敬和讚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管理中,要避免出現十羊九牧的情況。過多的管理者往往會導致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和民衆負擔加重。只有合理地設置機構和人員,才能讓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十羊九牧-成語圖片

十羊九牧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