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
成語拼音
- sài wēng shī mǎ
塞翁失馬成語解釋
- 塞:邊界險要之處;翁:老頭。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爲好事。
典故出處
- 《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爲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故福之爲禍,禍之爲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成語典故
- 塞翁失馬 戰國時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養了許多馬,一天馬羣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到這事,都來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笑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準還會帶來福氣。” 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裏覺得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爲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過了沒幾天,丟馬不僅自動回家,還帶回一匹駿馬。 鄰居聽說馬自己回來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預見,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老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到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麼福氣,也許惹出什麼麻煩來。” 鄰居們以爲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裏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一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 塞翁說:“沒什麼,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麼福氣。 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徵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爲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成語造句
- 人生中總會遇到各種意外,就像有時候看似是一件倒黴的事,最後卻可能變成好事,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成語故事
-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個寧靜的邊境小村落,那裏住着一位智慧的老人,人們都稱他爲塞翁。
塞翁家中養了一匹駿馬,這匹馬英俊神武,是塞翁的心頭之愛。一天,這匹馬不知爲何突然掙脫繮繩,獨自跑向了遠方,再也沒有回來。村民們得知後,都紛紛前來安慰塞翁,擔心他會因爲失去這匹馬而傷心難過。然而,塞翁卻表現得很平靜,他微笑着說:“馬丟了,這也許並不是一件壞事。”村民們對他的話感到十分不解,但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沒過多久,那匹走失的駿馬竟然自己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來了一羣野馬。這可讓塞翁喜出望外,村民們也紛紛恭喜他,說他運氣真好。塞翁卻依然淡定地說:“這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呀。”
塞翁的兒子看到這麼多駿馬,興奮不已,迫不及待地騎上其中一匹野馬。可沒想到,這匹馬野性未馴,突然發狂,將塞翁的兒子摔了下來,導致他摔斷了腿。村民們這次又都來探望,爲塞翁感到難過和惋惜。塞翁卻又說道:“這看似是一件禍事,但也許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不久後,邊境發生了戰爭,國家開始徵兵。村裏的年輕男子們都被徵去打仗,很多人都在戰場上受傷甚至失去了生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爲腿斷了,不能參軍,反而得以平安地待在家中。
《淮南子·人間訓》中記載的這個故事,深刻地體現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道理。它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往往不是單一的、線性的,好與壞、禍與福常常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變化和不確定性時,我們不能只看眼前的得失,而要有長遠的眼光和豁達的心態。
正如老子所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我們不能被一時的困境所打倒,也不能因一時的幸運而忘乎所以。在得意時保持冷靜和謙遜,在失意時保持樂觀和堅韌。生活總是充滿了變數,我們要學會以平和的心態去接受和應對,相信每一次的經歷都是人生的一種磨礪和成長。塞翁失馬的故事,猶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提醒我們在變幻莫測的人生旅途中,保持那份智慧和從容。
塞翁失馬-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