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不預

成語拼音

yán zhī bù yù

言之不預成語解釋

沒有預先說明。

典故出處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七這是我們共產黨人的衷心勸告,‘勿謂言之不預也’。”

成語典故

否則同人當以非常手段對付,勿謂言之不預也。★巴金《寒夜》二八

成語造句

對於那些屢教不改的錯誤行爲,若再繼續下去,後果自負,這可不是言之不預。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王朝,邊境地區常常受到外敵的侵擾。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朝廷中的一位忠臣名叫李佑,他多次向皇帝進諫,主張加強邊境的防禦,訓練精銳的軍隊,以抵禦外敵的入侵。然而,皇帝卻沉迷於享樂,對李佑的忠言置若罔聞。 隨着時間的推移,外敵的勢力愈發強大,他們的侵略更加肆無忌憚。百姓們流離失所,怨聲載道。李佑心急如焚,再次冒死進諫。 這一次,李佑言辭懇切,他向皇帝詳細分析了當前局勢的嚴峻性,以及若再不採取行動將會帶來的災難性後果。他說道:“陛下,如今邊境危如累卵,若再不整頓軍備,加強防禦,只怕江山社稷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臣此番進諫,乃是出於對國家和百姓的忠誠,望陛下能當機立斷,切莫等到禍事臨頭,追悔莫及。” 可是,皇帝依然不爲所動,甚至對李佑心生厭煩,認爲他危言聳聽。 不久之後,外敵長驅直入,王朝的軍隊節節敗退,大片國土淪陷。百姓慘遭屠戮,繁華的城鎮化爲廢墟。 這時,皇帝才如夢初醒,懊悔不已。他想起李佑曾經的進諫,痛心疾首地說道:“朕當初若能聽李佑之言,何至於此!如今國破家亡,皆是朕之過錯。” 然而,此時後悔已經太晚,正所謂“言之不預”,當初不聽忠臣之言,沒有提前做好準備,等到災難降臨,一切都已無法挽回。這個王朝也因此走向了衰落,成爲了歷史的塵埃。 這個故事警示後人,對於他人的忠告和正確的建議,應當虛心聽取,未雨綢繆,提前做好規劃和準備,以免追悔莫及。

言之不預-成語圖片

言之不預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