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本逐末

成語拼音

sǔn běn zhú mò

損本逐末成語解釋

猶捨本逐末。謂拋棄根本,專在枝節上用功夫。

典故出處

《隋書·李諤傳》:“故文筆日繁,其政日亂,良由棄大聖之軌模,構無用以爲用也。損本逐末,流遍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

成語典故

隋朝初年,治書侍御史李諤文章寫得好,口才也好。他擔心受南北朝時期華美浮豔文風的影響,只注重華麗詞藻、吟風嘲月的人因此而受到重用,這是失卻根本,追逐枝節。朝廷不能選拔真正的人才,他的上書沒有得到重視。

成語造句

做生意要注重長遠利益,不能只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損本逐末,忽略了產品質量和企業聲譽。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繁華國度裏,有一位年輕的商人叫李明。 李明頭腦靈活,頗具商業眼光,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卻逐漸陷入了一種錯誤的經營理念中。他開始過分關注一些蠅頭小利的生意,而忽略了自己原本根基深厚且更有前景的產業。 有一次,市場上突然流行起一種小飾品,雖然利潤微薄,但銷量巨大。李明見狀,立刻把大量的資金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這個小飾品的買賣中,完全不顧及自己原本經營的絲綢生意。絲綢生意可是他多年來的根本,有着穩定的客源和良好的口碑,但他卻爲了追逐眼前小飾品的短暫熱潮,而逐漸荒廢了絲綢生意。 他的好友王強見狀,多次好心提醒他:“李明啊,你不能如此損本逐末啊。絲綢生意纔是你的根本,那些小飾品固然能帶來一時的利益,但長久來看,你會失去更重要的東西啊。”然而,李明卻不以爲然,他覺得當下能賺錢就行。 隨着時間的推移,小飾品的熱潮很快褪去,市場變得飽和,利潤急劇下降。而李明由於長期忽視絲綢生意,導致老顧客流失,口碑也大不如前。他這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多麼嚴重的錯誤,可是此時想要挽回局面卻已經十分困難。 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許多類似的例子。比如有些朝代爲了追求一時的繁榮,過度重視商業而忽視了農業這個國家的根本,導致糧食短缺,社會動盪。就如同《漢書·食貨志》中所記載的那樣,“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李明的故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讓我們明白在追求利益和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只看眼前,而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明確什麼纔是真正重要的根本。不能爲了那些看似誘人卻實則短暫的利益,而捨棄了長久以來的根基,否則最終只會落得個得不償失的下場。只有正確處理好本末之間的關係,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和長久的成功。

損本逐末-成語圖片

損本逐末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