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馬休牛

成語拼音

sàn mǎ xiū niú

散馬休牛成語解釋

指不興戰事。

典故出處

《書·武成》:“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蔡沈集傳引《樂記》:“武王勝商,渡河而西,馬散之華山之陽而弗復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復服”。

成語典故

商朝末年,商紂王荒淫無度,百姓怨聲載道。周武王率領大軍把商都包圍起來,商紂王登上鹿臺放火自殺。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京,讓士兵回家從事農業生產,把徵用的牛馬全部退還,讓全國老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成語造句

在那和平的年代,人們終於迎來了散馬休牛的生活,田間勞作取代了戰爭的紛擾,處處呈現出安寧與祥和的景象。

成語故事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個國家常年處於戰亂之中。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裏,土地荒蕪,家園被毀,無盡的痛苦和災難籠罩着這片土地。 當時的國王名叫李昊,他看着自己的國家因爲戰爭而變得千瘡百孔,內心充滿了憂慮和反思。他深知戰爭帶來的只有破壞和毀滅,不能再讓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了。於是,李昊決定採取行動,他召集了國內的大臣和將領們,鄭重地表達了自己希望停止戰爭、恢復和平的決心。 大臣們一開始有些猶豫,他們擔心停止戰爭會讓國家失去領土和利益。但是李昊引用了歷史上那些因爲戰爭而導致國家滅亡的例子,讓他們明白戰爭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最終,大臣們被李昊的真誠和決心所打動,一致同意停止戰爭。 隨着國王的命令下達,士兵們紛紛放下了手中的武器,軍隊開始解散。曾經在戰場上奔騰的戰馬也被放回了草原,它們自由地奔跑着,彷彿在慶祝和平的到來。耕牛也不再被用於戰爭運輸,而是回到了田間,重新開始耕耘土地。百姓們看到這一幕,無不歡呼雀躍,他們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和平與安寧。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李昊致力於國家的重建和發展。他鼓勵百姓們積極耕種,恢復農業生產;他還大力推動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讓國家的經濟逐漸繁榮起來。百姓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對李昊充滿了感激和敬意。 這個國家就像獲得了新生一樣,處處充滿了生機和活力。而“散馬休牛”這個舉動也成爲了人們口中的美談,流傳了下來。它讓人們明白了和平的珍貴,只有停止戰爭,才能讓國家和人民有更好的發展和未來。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雖然這個國家後來也經歷了許多的挑戰和困難,但是“散馬休牛”所代表的和平精神一直被人們銘記在心。每當國家面臨抉擇的時候,人們都會想起那段和平的時光,想起李昊國王的智慧和勇氣,從而更加堅定地選擇和平與發展的道路。

散馬休牛-成語圖片

散馬休牛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