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其無備

成語拼音

yǎn qí wú bèi

掩其無備成語解釋

掩掩襲;備防備。稱乘敵方毫無防備時進行突襲。

典故出處

《孫子·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成語典故

若經城勿攻,西入長安,掩其無備,天子雖還,失其襟帶。★《舊唐書·李密傳》

成語造句

我方偵察到敵軍的動向,決定趁其不備,發起突襲,以達到掩其無備的效果,從而一舉取勝。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戰亂歲月中,有兩個相鄰的諸侯國,分別是衛國和蔡國。衛國國力較強,蔡國相對弱小。 衛國的國君衛莊公野心勃勃,一心想要擴張領土,增強自己的勢力。而蔡國的國君蔡桓公則是一個性格溫和,注重國內民生髮展的君主。 衛莊公看準了蔡國的防守薄弱之處,一直在暗中觀察和籌謀。終於,他覺得時機成熟,決定對蔡國發動突然襲擊。 這一天,蔡國的百姓們如往常一樣,在田間勞作,街市上的商販們也在忙碌地交易着。蔡桓公正在宮中與大臣們商議着如何進一步改善國內的農業生產,以確保百姓們能夠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然而,他們都沒有察覺到衛國的軍隊已經悄悄地逼近了邊境。衛莊公率領着精銳的部隊,趁着蔡國毫無防備,迅速地突破了邊境防線。 蔡國的士兵們驚慌失措,因爲他們根本沒有預料到這場突如其來的攻擊。一時間,蔡國的軍隊陷入了混亂之中,無法有效地組織抵抗。 衛國的軍隊勢如破竹,長驅直入。蔡國的城池一個接一個地淪陷,百姓們四處奔逃,哭聲震天。 蔡桓公得知消息後,心急如焚。他立刻召集大臣們商討對策,但是此時已經爲時已晚。蔡國的兵力和資源都遠遠不及衛國,而且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更是難以抵禦衛國的強大攻勢。 在這場戰爭中,蔡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衛莊公成功地佔領了大片的土地和城池,實現了他擴張領土的野心。 然而,衛莊公的這種行爲卻遭到了其他諸侯國的譴責。他們認爲,趁人不備,掩其無備地發動攻擊,是不道德的行爲。這種以強凌弱、不講道義的做法,終究會讓衛國在諸侯中失去信任和支持。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衛國雖然在短期內獲得了一些利益,但因爲其不義之舉,其他諸侯國對其充滿了警惕和防備,不再願意與衛國建立友好的關係。衛國在之後的發展中,也因爲失去了盟友的支持,逐漸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使用不正當的手段,即使能夠獲得一時的成功,但從長遠來看,必然會付出代價。而那些堅守道義、尊重他人的國家和個人,才能贏得真正的尊重和支持,走向長久的繁榮與穩定。

掩其無備-成語圖片

掩其無備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