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恭畢敬

成語拼音

bì gōng bì jìng

畢恭畢敬成語解釋

形容態度十分恭敬。

典故出處

《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軍長爲李玉堂,一山東大漢,抵軍部時,在門外相迎,畢恭畢敬。”

成語典故

西周周幽王十分昏庸暴虐,十分寵愛褒國進獻的美女褒姒,想盡千方百計並不惜一切代價地讓褒姒一笑,對外得罪各路諸侯,廢除原太子宜臼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爲太子。儘管如此,宜臼寫《小弁》詩抒發對父母必恭必敬的心情。

成語造句

他對待長輩總是那樣的有禮貌,說話做事都畢恭畢敬。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有一個國家叫晉國。在晉國的朝堂上,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名叫師曠。師曠不僅才華橫溢,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衆人的敬重。 有一天,晉平公問師曠:“我已經七十歲了,想要學習,是不是已經太晚了?”師曠回答道:“爲什麼不點上蠟燭呢?”晉平公有些不高興地說:“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開玩笑的!”師曠連忙鄭重地說:“臣怎敢戲弄君主。我曾聽說,年少時喜歡學習,就如同初升的太陽,陽光燦爛;壯年時喜歡學習,就如同中午的太陽,光芒萬丈;老年時喜歡學習,就如同點亮蠟燭,雖然光亮不如太陽,但總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晉平公聽了師曠的這番話,深受觸動,從此對師曠更是畢恭畢敬。 又有一次,師曠在朝堂上演奏音樂,那優美的旋律讓衆人都沉浸其中。晉平公聽得如癡如醉,對師曠的技藝讚歎不已。演奏結束後,晉平公親自走到師曠面前,向他表示感謝,態度極其恭敬。 在晉國,上至君主,下至羣臣百姓,都對師曠懷着深深的敬意。因爲大家都知道師曠的才能和品德都是出類拔萃的,他爲晉國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師曠也始終保持着謙遜和低調,對待君主和衆人始終畢恭畢敬,從不敢有絲毫的傲慢和懈怠。 後來,“畢恭畢敬”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用來形容態度十分恭敬。就如同師曠對待晉平公一樣,在面對值得尊敬的人或事時,展現出極度的尊重和禮貌。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個成語提醒着人們要始終保持對他人的尊重,無論對方的身份地位如何,都應以恭敬的態度相待。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我們可以從師曠的故事中汲取智慧,明白尊重他人、畢恭畢敬的重要性,將這種美德傳承下去,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

畢恭畢敬-成語圖片

畢恭畢敬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