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雞取卵

成語拼音

shā jī qǔ luǎn

殺雞取卵成語解釋

卵:蛋。爲了要得到雞蛋,不惜把雞殺了。比喻貪圖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利益。

典故出處

《伊索寓言》

成語典故

從前一個貪婪的人家裏餵養一隻母雞,他靠賣雞蛋的錢維持生計。一天母雞下了一枚金蛋,他仔細端詳這枚金蛋,認爲母雞肚內肯定還有很多,就把母雞殺了,仔細搜索,什麼也沒找到。他這殺雞取卵的做法太荒唐。

成語造句

爲了眼前的一點利益而破壞生態環境,這種行爲無異於殺雞取卵,會給未來帶來嚴重的後果。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村莊,村莊裏有一個貪婪的農夫。 這個農夫家中養了一羣母雞,這些母雞每天都會下蛋,農夫就靠着賣雞蛋維持生計。一開始,農夫很滿足這樣的生活,每天勤勤懇懇地照顧母雞。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農夫心中的貪慾越來越大,他開始不滿足於每天只收獲幾個雞蛋,他想要獲得更多的財富,更快地過上富裕的生活。 有一天,農夫心中突然冒出了一個邪惡的念頭:如果直接把母雞肚子裏的蛋都取出來,那不是能一下子得到很多蛋,能賣更多的錢嗎?於是,農夫完全不顧母雞的死活,開始殘忍地殺雞取卵。他一隻只地宰殺母雞,從它們的肚子裏掏出還未完全成熟的蛋。 起初,農夫確實獲得了比平時多得多的蛋,他興高采烈地拿着這些蛋去集市上賣,換來了不少錢財。可是,隨着時間的流逝,他發現自己再也沒有雞蛋可賣了,因爲他殺光了所有能下蛋的母雞。而沒有了持續的收入來源,農夫的生活又陷入了困境。 這個故事讓我們想起了歷史上的一些類似事例。比如在一些朝代中,統治者爲了一時的利益,過度地剝削百姓,徵收高額的賦稅,就如同這個農夫殺雞取卵一般。短期內看似獲得了大量的財富,但卻破壞了國家的根基,導致民不聊生,最終引發社會動盪,王朝也隨之覆滅。 殺雞取卵這個成語,正是告誡我們不能只貪圖眼前的利益而不顧長遠的後果。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應該要有長遠的眼光和規劃,不能爲了一時的痛快或者利益而犧牲未來的發展。只有注重可持續發展,合理地利用資源,才能真正實現長久的繁榮和穩定。就像養母雞一樣,我們應該耐心地等待母雞每天下蛋,而不是採取極端的手段去獲取。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能看到殺雞取卵的行爲。一些企業爲了追求短期的高額利潤,不惜犧牲產品質量,欺騙消費者,這樣雖然能獲得一時的成功,但最終會失去市場和信譽。同樣,我們在對待自然資源時,如果過度開採、破壞環境,也會給我們的子孫後代帶來無盡的災難。 讓我們從這個成語故事中吸取教訓,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成爲那個殺雞取卵的農夫,而是要以長遠的眼光和智慧去追求真正有價值和意義的東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殺雞取卵-成語圖片

殺雞取卵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