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雞焉用牛刀

成語拼音

shā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殺雞焉用牛刀成語解釋

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辦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氣力。

典故出處

《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成語典故

春秋時孔子提倡以禮樂教化百姓,他的學生子游在武城做官時,提倡禮樂。孔子到武城聽到樂器的彈奏和優雅的歌唱,就對子游說:“割雞焉用牛刀!”子游解釋說:“君子學禮樂就能愛人,百姓學禮樂便於管理。”孔子十分讚許他的做法。

成語造句

遇到這麼點小困難,根本不需要如此興師動衆,簡直就是殺雞焉用牛刀。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游出任武城的長官。有一次,孔子來到武城,聽到處處傳來絃歌之聲。孔子微微一笑,對身邊的人說:“割雞焉用牛刀?”意思是治理這樣一個小地方,用得着這麼大張旗鼓地推行禮樂教化嗎? 子游聽到孔子的話後,馬上正色迴應道:“從前我聽先生您說過,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游認爲,不能因爲武城是個小地方就輕視禮樂的作用,即使是對普通百姓進行教育和引導,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孔子聽了子游的話,意識到自己的話有些不妥,立刻改變了態度,說:“子游說得對呀,我剛纔那句話只是開個玩笑而已。” 其實,在孔子的思想中,一直非常重視禮樂的教化作用。他認爲通過禮樂的規範和引導,可以使人們的行爲更加符合道德和倫理的要求,從而達到社會和諧穩定的目的。而子游能夠在武城這樣的小地方積極推行禮樂,正是對孔子思想的一種踐行。 這件事情也反映了孔子和他的學生之間的一種互動和思想碰撞。孔子雖然是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但他也並非絕對正確,他的學生們也有自己的見解和思考。在相互的交流和探討中,他們不斷完善和發展着儒家的思想體系。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面對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或情況,也不能輕視或草率對待。就像子游在武城推行禮樂一樣,看似殺雞用了牛刀,但實際上卻有着深遠的意義和價值。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不能因爲事情小或者看似簡單就不重視,而應該認真對待,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力求做到最好。 同時,這個故事也提醒我們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和謙虛的態度。孔子能夠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及時改正並肯定子游的做法,這種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在與他人交流和探討時,我們要尊重他人的意見和觀點,不要固執己見,這樣才能不斷拓展自己的視野和思維方式,取得更大的進步。 總之,“殺雞焉用牛刀”這個成語故事,雖然看似簡單,卻蘊含着深刻的道理。它告訴我們在面對各種情況時,要根據實際需要合理運用資源和力量,同時要保持開放和謙虛的心態,不斷學習和進步。

殺雞焉用牛刀-成語圖片

殺雞焉用牛刀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