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在弦上,不得不發

成語拼音

shǐ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成語解釋

矢:箭;弦:弓上用以法箭的牛筋繩子。箭已搭在弦上。比喻爲形勢所迫,不得不採取某種行動

典故出處

晉·王沈《魏書》:“琳謝曰:‘矢在弦上,不得不發。’太祖愛其才,不咎。”

成語典故

東漢末年,袁紹爲了攻打曹操,讓陳琳寫一篇《爲袁紹檄豫州》的檄文,列舉曹操的罪狀,大罵曹操祖宗三代。袁紹官渡之戰敗給曹操,陳琳也趁機投靠曹操。曹操問陳琳爲什麼寫那篇檄文,陳琳說那時箭在弦上被袁紹所逼而寫。

成語造句

戰爭一觸即發,局勢已經到了矢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地步。

成語故事

在東漢末年,局勢動盪不安。袁紹佔據冀州,擁有強大的勢力。而曹操則在兗州逐漸崛起。 袁紹的弟弟袁術,奢侈荒淫,肆意妄爲,他妄圖稱帝,引得天下諸侯側目。曹操深知袁術此舉必將成爲衆矢之的。 當時,曹操正面臨着諸多挑戰和抉擇。一方面,他需要鞏固自己在兗州的勢力,另一方面,他也必須應對來自各方勢力的威脅。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曹操的謀士荀彧爲他分析局勢,指出此時的形勢猶如矢在弦上,不得不發。 曹操明白,如果他不果斷採取行動,將會錯失良機。於是,他毅然決定出兵征討袁術。在戰鬥中,曹操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果斷的決策能力。他的軍隊如猛虎下山,勢如破竹。 與此同時,袁紹見曹操出兵,心中也有所忌憚。但他卻猶豫不決,未能及時給予袁術有效的支持。而曹操則抓住這個機會,迅速擴大戰果,對袁術窮追猛打。 在曹操的猛攻下,袁術的勢力逐漸土崩瓦解。他的稱帝美夢也最終破滅,落得個悲慘的下場。曹操通過這次行動,不僅削弱了袁術的勢力,也進一步提升了自己在諸侯中的地位和威望。 此後,曹操在面對各種複雜的局勢時,始終保持着如矢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果斷和決心。他不斷地征戰四方,逐步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最終成爲了三國時期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關鍵抉擇時,我們要有勇氣和決心,像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一樣,果斷地採取行動。猶豫不決只會錯失良機,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成語圖片

矢在弦上,不得不發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