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辭取人
成語拼音
- yǐ cí qǔ rén
以辭取人成語解釋
- 根據人的口才去判斷其智能。同以言取人”。
典故出處
- 《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宰我有文雅之辭,而智不充其辯。孔子曰‘ ……以辭取人,則失之宰予。’”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招聘過程中,我們應當全面考察應聘者的能力和素質,切不可僅僅因爲其在面試時的言辭表現就妄下結論,以辭取人往往會錯失真正的人才。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人才的選拔和任用成爲了國家興衰的關鍵。
有一個名叫鄒忌的人,在齊國爲官。他深知人才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也對當時以貌取人、以辭取人的現象深感憂慮。
鄒忌身材修長,容貌俊美,且能言善辯。然而,他卻從不因此而自滿。一日,他問自己的妻子:“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誰更俊美?”妻子回答:“您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不太相信,又問他的小妾,小妾同樣說他更美。第二天,有客人來訪,鄒忌再次詢問,客人也給出了相同的答案。
不久,徐公前來拜訪。鄒忌仔細端詳徐公,自愧不如。他反思道:“妻子讚美我,是因爲偏愛我;小妾稱讚我,是因爲懼怕我;客人誇獎我,是因爲有求於我。”
鄒忌由此聯想到齊王,他認爲齊王身邊的大臣和民衆也可能因爲各種原因對齊王阿諛奉承,導致齊王在選拔人才時容易被虛假的言辭所迷惑,從而以辭取人,錯失真正的賢能之士。
於是,鄒忌入朝拜見齊王,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並說道:“如今齊國地方千里,城池衆多。宮中的嬪妃和近臣,沒有不偏愛您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不懼怕您的;國內的百姓,沒有不有求於您的。由此觀之,您很容易被花言巧語所矇蔽,在選拔人才時只看重言辭,而忽略了真實的才能。”
齊王聽後深以爲然,當即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此令一出,齊國上下,人人進諫。齊王廣開言路,不再以辭取人,而是根據實際的才能和功績來選拔任用官員。一時間,齊國人才輩出,國勢日益強盛。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以辭取人的教訓不斷被後人銘記。在人才的選拔中,我們應當汲取古人的智慧,不被華麗的言辭所迷惑,而是深入考察,發掘真正的賢才,如此才能推動事業的發展,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
以辭取人-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