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爲後圖

成語拼音

yǐ wéi hòu tú

以爲後圖成語解釋

爲以後作打算。

典故出處

《左傳·桓公六年》鬥伯比言於楚子曰‘……漢東之國隨爲大,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之利也。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鬥伯比曰‘以爲後圖,少師得其君。’”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面對當前的複雜局勢,我們應先穩住陣腳,從長計議,以爲後圖。

成語故事

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局勢動盪不安。 有一個名叫趙括的年輕人,他熟讀兵書,談起兵法來頭頭是道,連他的父親趙國名將趙奢都難不倒他。然而,趙奢深知兒子只是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 當時,秦國對趙國虎視眈眈,一場大戰一觸即發。趙王誤信趙括的誇誇其談,讓他取代廉頗統領趙軍。趙括到達戰場後,立刻改變了廉頗的防守策略,貿然出兵進攻秦軍。結果,趙軍陷入了秦軍的埋伏,四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趙國經此一役,國力大損,面臨着亡國的危機。在這危急關頭,趙國的一位大臣藺相如挺身而出。儘管他此時身患重病,卻依然心繫國家存亡。他強撐着病體覲見趙王,言辭懇切地說道:“如今趙國遭受重創,但我們不能一蹶不振。當務之急是保存實力,安撫百姓,與他國修好,以爲後圖。” 趙王聽後,陷入了沉思。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決策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決定聽從藺相如的建議。於是,趙國開始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加強軍事訓練。同時,派使者與周邊的國家建立友好關係,共同抵禦秦國的威脅。 經過多年的努力,趙國逐漸恢復了元氣,重新具備了一定的實力。雖然趙國再也無法恢復到昔日的強盛,但他們時刻銘記曾經的恥辱,以待將來有機會重振雄風。 這便是“以爲後圖”的故事,它告訴我們,在遭遇挫折和困境時,不要灰心喪氣,要懂得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爲未來做好規劃和準備。

以爲後圖-成語圖片

以爲後圖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