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筆從戎
成語拼音
- tóu bǐ cóng róng
投筆從戎成語解釋
- 從戎:從軍,參軍。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典故出處
- 《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成語典故
- 班超是東漢一個很有名氣的將軍,他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文件的時候,寫着寫着,突然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 傅介子和張騫兩個人,生在西漢,曾經出使西域,替西漢立下無數功勞。因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爲國家奉獻自己。後來,他當上一名軍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得到勝利。接着,他建議和西域各國來往,以便共同對付匈奴。朝廷採取他的建議,就派他帶着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膽量,度過各式各樣的危機。 班超一生總共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和這些國家保持和平,也同時宣揚了漢朝的國威。
成語造句
- 他一直心懷報國之志,最終毅然決定投筆從戎,奔赴邊疆保家衛國。
成語故事
- 在遙遠的漢朝,有一個名叫班超的青年。他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自幼便聰慧好學,博覽羣書。
班超起初靠替人抄書來維持生計,每日埋首於書案之間,重複着枯燥的抄書工作。然而,他的心中卻有着對更廣闊世界的嚮往和對建功立業的渴望。
有一天,班超正在抄書時,突然停下了手中的筆,他長久地凝視着遠方,心中思緒萬千。他想到了國家邊境的不寧,想到了那些遭受外敵侵擾的百姓,一股豪情壯志在他心中涌起。他意識到,自己不能一輩子就這樣默默無聞地抄書,他應該去追尋更有意義的人生。
於是,班超毅然決然地放下了手中的筆,決定投身軍旅,報效國家。他告別了家人和朋友,踏上了充滿未知和挑戰的征程。
剛開始時,班超只是軍隊中一個普通的士兵,但他憑藉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很快在軍中嶄露頭角。他積極參與各種軍事行動,面對敵人毫不畏懼,總是衝在最前面。
在一次又一次的戰鬥中,班超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領導能力。他帶領着士兵們多次擊敗外敵,爲國家的安寧立下了汗馬功勞。
隨着時間的推移,班超的名字傳遍了整個漢朝。他的事蹟成爲了人們口中的佳話,激勵着無數年輕人投身軍旅,爲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奮鬥。
在西域的漫長歲月裏,班超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難,成功地穩定了西域局勢,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繫和交流。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愛國情懷和擔當精神。
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成爲了歷史上的一段傳奇。他的勇氣和決心,讓人們銘記至今。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追求,就能夠在人生的道路上實現自己的價值,爲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即使面臨着艱難險阻,也不能放棄自己的理想和抱負,要勇敢地去追尋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正如班超一樣,他放下了手中的筆,卻拿起了保家衛國的武器,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投筆從戎-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