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袂而起
成語拼音
- tóu mèi ér qǐ
投袂而起成語解釋
- 投袂:揮動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動起來的神態。
典故出處
- 《左傳·宣公十四年》:“楚子聞之,投袂而起。”
成語典故
- 春秋時期,楚穆王聯合陳、鄭、蔡三國進攻宋國。宋昭公只好投降。楚穆王神氣活現指使宋昭公幹這幹那。楚穆王死,楚莊王即位,派大夫申舟不必向宋國借道到齊國去辦事,宋國殺了申舟,楚莊王氣得渾身發抖,投袂而起集結軍隊攻打宋國。
成語造句
- 聽到這個不公平的消息,他不禁投袂而起,準備去討個說法。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楚國日益強大,楚莊王也有着稱霸諸侯的雄心壯志。
當時,鄭國夾在晉、楚兩個大國之間,處境十分艱難。鄭國時而依附晉國,時而又倒向楚國,反覆無常。楚莊王對此十分不滿,決定出兵攻打鄭國,以顯示楚國的威嚴。
楚國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包圍了鄭國的都城。鄭國的國君鄭襄公驚恐萬分,他一邊組織軍民奮力抵抗,一邊派使者向晉國求救。然而,晉國的軍隊遲遲沒有到來。
楚國的將領們都建議楚莊王儘快攻克鄭國都城,以免夜長夢多。但楚莊王卻另有打算,他想要徹底征服鄭國,讓鄭國真心歸服楚國。於是,他下令軍隊暫緩進攻,對鄭國都城進行圍困。
在圍困期間,鄭國國內陷入了巨大的困境。百姓們缺衣少食,生活困苦不堪。鄭襄公看到這種情況,心中十分痛苦。他深知鄭國已經難以抵抗楚國的進攻,但又不願意輕易投降。
就在鄭襄公猶豫不決的時候,楚國的大臣們紛紛進諫楚莊王,要求他下令發動總攻。楚莊王坐在營帳中,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動。突然,他聽到外面傳來一陣喧譁聲。
原來,是一名楚國士兵前來稟報,說鄭國的使者求見。楚莊王立刻召見了鄭國使者。使者轉達了鄭襄公的話,表示鄭國願意歸降楚國,從此唯楚國馬首是瞻。
楚莊王聽後,心中大喜。他猛地站起身來,投袂而起,大聲說道:“好!鄭國既已歸降,我楚國當以仁義待之。”隨後,他下令解除對鄭國都城的圍困,並與鄭國簽訂了和約。
楚莊王的這一舉動,讓鄭國上下對楚國充滿了感激。從此,鄭國成爲了楚國的忠實盟國,爲楚國的霸業增添了一份力量。而楚莊王也因爲他的睿智和仁義,贏得了諸侯們的敬重。
投袂而起這個成語,正是從楚莊王的這一行爲中演變而來。它形容人因憤怒或激動而突然站起來,準備採取行動。楚莊王在關鍵時刻的果斷決策,展現了他作爲一代霸主的風範,也爲這個成語增添了一抹傳奇色彩。在歷史的長河中,投袂而起這個成語激勵着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要有勇氣和決心,果斷地採取行動,去追求自己的目標和理想。
投袂而起-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