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杼之惑
成語拼音
- tóu zhù zhī huò
投杼之惑成語解釋
- 投杼:拋下織布的梭子;惑:疑心。比喻沒有事實依據的謠言所造成的疑慮
典故出處
- 《梁書·侯景傳》:“當是不逞之人,曲爲口端之說,遂懷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耳。”
成語典故
- 春秋時期,魯國有一個與大思想家曾參同名的人在外殺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參的母親那裏說:“曾參殺了人。”曾母回答說:“我兒不會殺人。”照常織布。沒多久又有人跑來誤傳曾參殺了人,這時曾母害怕,就投杼逾牆而離開。
成語造句
- 面對各種複雜的信息和謠言,我們要保持理性,不能輕易被投杼之惑影響而做出錯誤的判斷。
成語故事
- 在春秋時期的魯國,有一位名叫曾參的人,他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品德高尚而聞名。
曾參十分孝順母親,對人也極爲真誠。有一天,曾參有事外出,離開了家。在他不在家的時候,一個與他同名同姓的人在鄰村殺了人。消息很快傳到了曾參的家鄉,人們紛紛議論這件事。
第一個人跑來對曾參的母親說:“大娘,不好了,曾參在外面殺人了!”曾參的母親聽了,十分鎮定地說:“我的兒子我瞭解,他絕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說完便繼續織布,沒有絲毫的慌張。
過了一會兒,又有一個人跑來對她說:“曾參真的殺人了,現在外面都傳遍了。”曾參的母親依然不爲所動,堅信自己的兒子不會幹出這種事。
然而,當第三個人跑來對她說同樣的話時,曾參的母親開始動搖了。她心裏不禁產生了疑惑和擔憂,雖然她一直相信自己的兒子,但這麼多人都這麼說,她也開始懷疑是不是真的發生了什麼她不知道的事情。在這種“投杼之惑”下,她再也無法安心織布,竟然扔下手中的梭子,慌慌張張地離開了家。
等曾參回來後,發現母親不在,經過打聽才知道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趕忙找到母親,解釋清楚了一切。母親這才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差點因爲別人的話而誤會了兒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各種信息和言論時,我們不能輕易地被他人所左右,要有自己的判斷和思考。不能像曾參的母親那樣,僅僅因爲多人重複同樣的話就產生懷疑和動搖。同時,也警示我們不要輕易地傳播沒有根據的謠言,以免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和傷害。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比如在一些政治鬥爭中,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就會利用謠言來製造混亂,達到自己的目的。而那些缺乏主見、容易被蠱惑的人,往往就會成爲這些謠言的受害者。我們應該以史爲鑑,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虛假信息所迷惑。正如古人所說:“衆口鑠金,積毀銷骨。”我們要學會分辨真假,堅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則,避免因爲他人的誤導而做出錯誤的決策。
投杼之惑-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