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亡納叛

成語拼音

zhāo wáng nà pàn

招亡納叛成語解釋

招引接納敵方叛逃的人。

典故出處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高帝五年》高祖起豐、沛以來,罔羅豪桀,招亡納叛,亦已多矣。”

成語典故

那時安祿山久蓄異志,專一招亡納叛。★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三十卷

成語造句

某些不法組織妄圖通過各種手段擴充勢力,招亡納叛,這種行爲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亂世之中,諸侯紛爭,局勢動盪不安。 有一位野心勃勃的將領,名爲孟威。他手握重兵,卻一心想要擴張自己的勢力,成就一番霸業。孟威爲人狡詐多端,心思深沉,常常爲達目的不擇手段。 當時,各地戰亂頻繁,許多人流離失所,一些士兵也因戰敗而失去了歸屬。孟威看準了這個時機,開始大肆招亡納叛。他派出手下親信,四處蒐羅那些無家可歸的散兵遊勇,以及因各種原因被原主公驅逐的將領。 對於那些前來投奔的人,孟威一概收留,不問出身,不論過往。他深知,這些人雖然可能曾經犯錯或者失敗,但在他的麾下,經過重新整編和訓練,都能成爲爲他衝鋒陷陣的力量。 然而,他的這種做法引起了不少人的擔憂。有謀士勸諫他說:“主公,您如此招亡納叛,雖然短期內能夠擴充兵力,但這些人來路不明,心思各異,難以保證其忠誠度,恐日後會生禍端。”孟威卻不以爲然,他自信地認爲,只要自己能夠掌控局勢,給予這些人足夠的利益和權力,他們必然會爲自己效命。 隨着時間的推移,孟威的勢力確實迅速壯大。但與此同時,內部的矛盾也日益凸顯。那些被收留的人,各自心懷鬼胎,有的爲了爭奪權力而互相傾軋,有的則暗中與外部勢力勾結。 終於,在一次關鍵的戰役中,孟威的軍隊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分裂。原本被他收留的一些將領,在關鍵時刻倒戈相向,導致孟威的軍隊大敗。 這場慘痛的失敗讓孟威如夢初醒,他終於意識到自己招亡納叛的策略是多麼的短視和危險。可惜,此時已經悔之晚矣,他的勢力從此一蹶不振,最終在亂世的洪流中銷聲匿跡。 這個故事警示後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穩定和團結。盲目地招亡納叛,往往會埋下隱患,最終給自己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招亡納叛-成語圖片

招亡納叛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