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雞失羊
成語拼音
- zhēng jī shī yáng
爭雞失羊成語解釋
- 比喻貪小失大。
典故出處
- 漢·焦延壽《易林》卷八爭雞失羊,亡其金囊。”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一些小利益上斤斤計較,結果爭雞失羊,失去了更大的機會。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村莊,村莊裏的人們大多以農耕和畜牧爲生。其中,有兩個農夫,分別叫張三和李四。
張三是個勤奮踏實的人,他每天都會早早起牀,精心照料自己的農田和家畜。李四則相對較爲浮躁,總是想着走捷徑獲取更多的利益。
有一天,村裏舉辦了一場集市。集市上,人們紛紛拿出自己的農產品和家畜進行交易。張三帶來了一些新鮮的蔬菜和一隻肥壯的羊,李四帶來了幾隻雞和一些手工製品。
集市上熱鬧非凡,買家和賣家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就在這時,一個富有的商人路過,他看中了張三的羊,表示願意出高價購買。張三心中暗自高興,這筆交易能讓他的家庭獲得一筆不小的收入。
然而,李四看到這一幕,心中嫉妒不已。他覺得如果自己能把張三的羊搶過來賣給商人,就能獲得更多的錢。於是,他開始在張三耳邊煽風點火,說商人給出的價格太低,還說自己可以幫忙爭取更高的價格。張三一開始並不爲所動,但李四巧舌如簧,最終張三有些動搖了。
就在張三猶豫不決的時候,李四趁機衝上去和商人交涉,想要擡高價格。可商人見李四如此貪婪無禮,一氣之下決定不買了。
張三失去了原本可以成交的好買賣,而李四也因爲自己的無理舉動,他帶來的雞也無人問津。最終,張三的羊沒賣出去,李四的雞也沒賣成,兩人都一無所獲。
這正如古人所言:“貪小利則大事不成。”張三和李四因爲貪圖一時的小利,爭雞失羊,不僅失去了原本可以獲得的利益,還破壞了彼此之間的關係,在村裏也落下了不好的名聲。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利益和機會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良好的品德,不能因小失大,否則就會像張三和李四一樣,爭雞失羊,得不償失。
爭雞失羊-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