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而不野
成語拼音
- zhì ér bù yě
質而不野成語解釋
- 質樸素、單純。野粗俗。質樸而不粗俗。同質而不俚”。
典故出處
- 《後漢書·班彪傳上》然善述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野,文質相稱,蓋良史之才也。”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的文章風格清新自然,用語恰到好處,質而不野,深受讀者喜愛。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叫清平鎮的地方。這裏雖不算繁華昌盛,但百姓們安居樂業,生活倒也平靜祥和。
鎮中有一位年輕的書生,名叫趙文。趙文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但其父母深知讀書的重要性,省喫儉用供他讀書。趙文自幼聰慧,勤奮好學,且心地善良,對鄰里鄉親總是彬彬有禮,樂於助人。
隨着年歲漸長,趙文的學識日益淵博,他寫的文章和詩詞在鎮上傳誦開來。他的文風質樸,沒有絲毫的浮華與做作,所表達的情感和觀點皆發自內心,真誠而動人。
有一年,清平鎮遭受了嚴重的旱災。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生活陷入了困境。趙文看在眼裏,急在心中。他主動站出來,組織鎮裏的年輕人一起尋找水源,挖井灌溉農田。在這個過程中,趙文沒有絲毫書生的嬌氣,他與大家一同勞作,親力親爲。
他的行爲引起了當地縣令的注意。縣令派人將趙文招來,想要試探一下他是否真有傳聞中的那般優秀。面對縣令的提問,趙文不卑不亢,回答得條理清晰、有理有據。縣令又讓他當場寫一篇文章,闡述對於救災的看法。趙文略作思考,便提筆揮毫。他的文章語言質樸,沒有堆砌華麗的辭藻,卻將問題分析得透徹明白,提出的建議切實可行。
縣令讀罷,大爲讚賞,不禁感嘆道:“此子之文,質而不野,實乃難得之人才!”於是,縣令決定舉薦趙文到州府爲官。
趙文到了州府後,依舊保持着他質樸的作風。他不迎合權貴,不追求虛榮,一心爲百姓謀福祉。在處理政務時,他總是以最樸實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從不故弄玄虛。
漸漸地,趙文的名聲傳遍了整個州府。他的質樸和真誠贏得了百姓們的愛戴和尊重,也得到了上級官員的賞識。最終,趙文憑藉着自己的才華和品質,一步步高昇,成爲了造福一方的好官。
趙文的故事告訴我們,爲人處世不必追求虛華的外表和言辭,只要保持質樸真誠的內心,便能贏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成就一番事業。正如趙文那般,質而不野,方爲正道。
質而不野-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