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淵驅魚,爲叢驅雀
成語拼音
- wèi yuān qū yú,wèi cóng qū què
爲淵驅魚,爲叢驅雀成語解釋
- 比喻爲政不善,人心渙散,使百姓投向敵方。同“爲淵驅魚,爲叢驅爵”。
典故出處
- 清·新廣東武生《黃蕭養回頭》:“大小文武官員,都是助紂爲虐,爲淵驅魚,爲叢驅雀,甚非計也。”
成語典故
- 某一日,孟子的幾個學生針對夏、商兩朝滅亡的原因展開了激烈地辯論。天命派認爲桀和紂的滅亡是天意,人的力量沒法與天意抗衡。有人立即反駁說:“明明是人意嘛,哪裏是什麼天意!孔子‘說:‘天何能言?以人代言之。’即使是天意,也是通過人力來實現的。把一切因果都說成天意,人的努力還有什麼意義呢?”雙方爭執不下,一道去請教孟子。孟子仔細聽了雙方爭執的理由,分析道:“桀和紂之所以滅國亡身,不是什麼天意,原因在於他們失去了民心,一個失掉百姓支持的國君當然要失敗了。 一個君主要想取得天下,都必須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首先取得百姓們的支持,百姓不支持的事情肯定辦不成。怎樣才能取得百姓支持呢?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深得民心。民心是很容易爭取的。”這時有人提出質疑:“紂王造鹿臺,百姓並不支持,但百姓被迫無奈,還是把鹿臺造起來了。”孟子說:“鹿臺是造起來了,但紂王卻爲這件事惹怒了百姓,紂王最後還是自殺了。這樣看來,鹿臺建成對紂王而言並不是什麼好事呀。”有的學生不願問題節外生枝,對孟子說:“先生,您還是說說桀紂亡天下的原因吧。”孟子說:“好吧,我們回到原來的話題。還是先說說怎樣取得民心:首先是爲百姓着想,做百姓喜歡的事情,解決百姓的疾苦,讓他們有房住,有衣穿,有飯喫。凡是百姓討厭的事情就萬萬不可去做,更不能強迫他們去做。”孟子說得有些興奮,站起來繼續說:“我打個比方,國君施行仁政,愛護百姓,百姓就像百川歸海一樣涌向國君的周圍。你們都知道,水獺是專門靠喫魚爲生的,水獺一經出現,魚類必然潛往深水;鷹隼專喫小鳥,小馬看到鷹隼了一定會飛向樹林深處。所以說,是水獺代替深水將魚兒趕來,鷹隼爲叢林聚積鳥類,故爲淵驅魚者,獺也;爲叢驅雀者,鸇(zhān)也。由此可見,是桀紂把百姓驅趕到商湯王和周武王那兒去的。總之,梁紂的滅亡是因爲人心向背,絕非什麼天意。天意大難把握了,我們還是多盡人力吧。”弟子們聽了,都表示滿意。 任何君主殘酷剝削百姓,使百姓活不下去,百姓必然奮起反抗,最終導致改朝換代。中國的26部史書記錄26個朝代的興亡史,考其緣由,就是亡國之君見利忘義,幹下了“爲淵驅魚,爲叢驅雀”的蠢事。
成語造句
- 如果統治者實行暴政,不能施行仁政,那無疑是在爲淵驅魚,爲叢驅雀,把老百姓都趕到敵對方去。
成語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國王非常貪婪和自私。他總是不斷地向百姓徵收重稅,百姓們生活得苦不堪言。
在這個國家裏,有一位非常有智慧和正義感的大臣,他看到百姓們的困境,多次向國王進諫,希望國王能夠減輕百姓的負擔,讓國家能夠長治久安。然而,國王卻根本不聽他的話,反而認爲他是在故意找麻煩。
隨着時間的推移,百姓們對國王的不滿情緒越來越強烈。而這位大臣卻依然堅持不懈地爲百姓們發聲,努力試圖改變國王的政策。可是,國王卻對他越來越反感,甚至開始打壓他,剝奪了他的一些權力。
這時候,其他一些心懷叵測的大臣看到了機會,他們紛紛在國王面前說這位正義大臣的壞話,試圖讓國王徹底疏遠他。國王在這些人的蠱惑下,最終將這位大臣趕出了朝廷。
百姓們得知這個消息後,都非常失望和憤怒。他們覺得自己失去了唯一的希望,對國王的統治更加不滿了。許多人開始逃離這個國家,到其他地方去尋找更好的生活。
一些有識之士看到這種情況,不禁感嘆道:“這國王簡直就是在爲淵驅魚,爲叢驅雀啊!他把那些真正爲國家和百姓着想的人都趕走了,把百姓也逼得逃離家園,這不是在自毀根基嗎?”
正如《孟子·離婁上》中所說:“爲淵驅魚者,獺也;爲叢驅雀者,鸇也;爲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這個國王就如同桀紂一般,因爲自己的錯誤行爲,導致了國家的動盪和人民的流失。
最終,這個國家因爲失去了民心,內部矛盾不斷激化,陷入了混亂之中。而那位被趕走的大臣,在其他地方繼續爲正義而努力,受到了人們的尊敬和愛戴。
這個故事深刻地告訴我們,一個領導者如果不能以民爲本,不能聽取正確的意見,反而一意孤行,做出錯誤的決策,那麼最終必然會自食惡果。而那些真正有才能、有品德的人,如果不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重用,就會離開,這對於國家和社會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損失。我們應當從這個成語故事中汲取教訓,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善於傾聽他人的意見,尊重人才,避免出現“爲淵驅魚,爲叢驅雀”的悲劇。
爲淵驅魚,爲叢驅雀-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