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之徒
成語拼音
- wáng mìng zhī tú
亡命之徒成語解釋
- 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
典故出處
- 《周書·郭彥傳》:“亡命之徒,鹹從賦役。”
成語典故
- 唐朝末年,樂彥楨的兒子樂從訓經常與狐朋狗友聚衆滋事,他買通都統王鐸的歌女,率領一幫亡命之徒殺了王鐸的全家,奪取他的金銀財寶。樂彥楨任相州刺史時,他更加肆無忌憚地濫殺無辜。不久樂彥楨被兒子氣死。羅弘信率軍消滅了樂從訓這批亡命之徒。
成語造句
- 他整天與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漸漸地變成了一個亡命之徒。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動盪時期,社會秩序混亂,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在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名叫王五的年輕人。
王五自幼父母雙亡,他獨自在這艱難的世界中掙扎求生。由於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引導,他漸漸走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他開始與一些不良之輩混在一起,整日遊手好閒,幹一些偷雞摸狗的勾當。
隨着時間的推移,王五變得越來越大膽和放肆。他不再滿足於小偷小摸,而是開始參與一些搶劫和暴力事件。他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快速地獲取財富和滿足自己的慾望。
有一次,王五和他的同夥們盯上了一支路過小鎮的商隊。他們埋伏在商隊必經的道路旁,當商隊經過時,他們一擁而上,瘋狂地搶奪商隊的財物。商隊的護衛們奮起反抗,但王五等人兇狠殘暴,將護衛們打得死傷慘重。
這件事情引起了當地官府的高度重視,他們派出大批警力追捕王五等人。王五和他的同夥們不得不四處逃竄,躲避官府的追捕。在逃亡的過程中,他們經歷了許多艱難險阻,但王五卻絲毫沒有悔改之意。
他自認爲自己是一個無法無天的亡命之徒,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他堅信自己能夠逃脫官府的追捕,繼續過着他那爲所欲爲的生活。
然而,命運的轉折很快來臨。在一次逃亡中,王五和他的同夥們誤入了一片荒無人煙的沙漠。他們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乾糧和水也漸漸耗盡。在絕境中,王五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爲。
他想起了自己曾經的生活,雖然貧窮但卻平靜。而如今,他卻成爲了一個人人唾棄的罪犯,過着提心吊膽的日子。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此時已經太晚了。
最終,王五和他的同夥們沒能走出沙漠,他們被沙漠無情地吞噬。他們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而他們作爲亡命之徒的行徑也成爲了人們口中的反面教材。
這個故事警示着人們,不要爲了一時的利益和慾望而走上邪路。一旦成爲亡命之徒,就很難再回頭,最終只會落得個悲慘的下場。就如歷史上許多因作惡多端而自食惡果的人一樣,他們的行爲被後人所批判和唾棄。我們應當引以爲戒,堅守正道,用正確的方式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亡命之徒-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