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命不凡

成語拼音

zì mìng bù fán

自命不凡成語解釋

自命自認爲;凡平凡。自以爲不平凡,比別人高明。

典故出處

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婁縣沈童者,年甫冠,習帖括,自命不凡,有太阿出匣遽化長虹之概。”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他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優秀,在團隊合作中從不聽取他人意見,這種自命不凡的態度最終讓他失去了大家的信任。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名叫趙啓的書生。趙啓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但他自幼聰慧,對於讀書有着極高的天賦和熱情。 在學堂裏,趙啓總是能夠迅速掌握先生所傳授的知識,他的文章也常常被先生當作範文在課堂上朗讀。漸漸地,趙啓在周圍人的誇讚聲中開始變得驕傲起來。 隨着年齡的增長,趙啓順利通過了鄉試,成爲了一名秀才。這一小小的成就讓他更加堅信自己與衆不同,是命中註定要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他開始不屑與其他秀才交流,認爲他們的才學遠遠不如自己。 有一次,鎮上舉行了一場詩會,衆多文人雅士齊聚一堂。趙啓也受邀參加,他滿心以爲自己會在詩會上大放異彩,讓衆人折服。然而,詩會上的情況卻並非如他所願。 其他文人所創作的詩詞,或意境深遠,或情感真摯,或構思巧妙。而趙啓的詩作雖然也有一定的文采,但相比之下,卻顯得有些浮華空洞。可他並未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反而在心中暗自埋怨評判不公。 後來,趙啓決定赴京趕考。他自信滿滿地認爲,憑藉自己的才華,必定能夠金榜題名。在前往京城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位同樣趕考的書生,名叫孫明。孫明爲人謙遜有禮,與趙啓交流學問時,態度誠懇。但趙啓卻對孫明的觀點嗤之以鼻,覺得孫明太過迂腐,根本不懂真正的學問。 到了京城,考試如期舉行。考場上,趙啓奮筆疾書,將自己的所學所悟盡情展現。然而,當榜單公佈時,趙啓卻名落孫山,而孫明卻高中進士。 趙啓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認爲這其中一定有貓膩。於是,他四處打聽,想要申訴。在這個過程中,他偶然看到了孫明的答卷,那文章邏輯嚴密,引經據典,言之有物,確實比自己的優秀許多。 此時的趙啓,終於開始反思自己。他意識到,一直以來,自己都太過自命不凡,沒有真正虛心地學習和進步,只是沉浸在他人的誇讚和自己的幻想中。 經過這次打擊,趙啓痛定思痛,放下了曾經的驕傲和自負,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以更加謙遜的態度鑽研學問。最終,他也在之後的科舉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切不可自命不凡,要時刻保持謙遜,不斷學習和進步,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自命不凡-成語圖片

自命不凡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