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支右絀

成語拼音

zuǒ zhī yòu chù

左支右絀成語解釋

支支持;絀屈曲,引伸爲不足。原指彎弓射箭的姿勢,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應付了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問題。

典故出處

《戰國策·西周策》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成語典故

兩路夾攻,殺得冷軍左支右絀,只好棄甲曳兵,敗陣下去。★蔡東藩、許厪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二十八回

成語造句

他在工作和家庭之間疲於奔命,常常感覺左支右絀,難以兼顧。

成語故事

在戰國時期,各國紛爭不斷,局勢變幻莫測。 在趙國,有一位將領名叫李牧。他智勇雙全,爲趙國戍守邊疆,多次抵禦了外敵的入侵。然而,趙國的國力在長期的戰爭中逐漸消耗,國內的資源也日益匱乏。 有一次,李牧接到緊急軍情,北方的匈奴再次大規模進犯。李牧深知此次戰役的艱難,因爲趙國的兵力和物資都已經捉襟見肘。他一方面要派出精銳部隊迎敵,另一方面又要擔心後方的補給能否跟上。 戰場上,匈奴的騎兵來勢洶洶,李牧指揮着士兵們奮力抵抗。但由於兵力有限,他不得不左支右絀地調配兵力,既要防守重要的關隘,又要組織兵力進行反擊。 李牧深知,這樣的局面不能持續太久,否則趙國必將陷入絕境。他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計策。他故意佯裝戰敗,撤退時丟棄了一些物資,引得匈奴軍隊貪功冒進。然後,他在一處山谷設下埋伏,當匈奴大軍進入包圍圈時,李牧一聲令下,趙軍從四面八方殺出,打得匈奴措手不及,損失慘重。 經此一役,趙國暫時解除了匈奴的威脅。但李牧清楚地知道,趙國的困境並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國內的政治腐敗,民生凋敝,加上其他諸侯國的虎視眈眈,趙國依舊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而其他諸侯國之間的爭鬥也同樣激烈。例如韓國,在面對強大的秦國時,常常是左支右絀。秦國的軍隊強大而善戰,韓國的兵力和資源都無法與之抗衡。韓國的君王試圖通過外交手段來緩解壓力,但效果甚微。 在這樣的亂世中,各國都在努力求存,然而實力的差距和複雜的局勢使得許多國家都陷入了左支右絀的困境。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最終秦國憑藉其強大的實力和出色的戰略,逐一消滅了六國,實現了統一。 從這段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左支右絀”所描繪的那種艱難困境。它提醒着我們,在面對複雜的局面和有限的資源時,必須要有深謀遠慮的智慧和果斷勇敢的決策,才能避免陷入左支右絀的尷尬境地。

左支右絀-成語圖片

左支右絀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