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牛知馬
成語拼音
- wèn niú zhī mǎ
問牛知馬成語解釋
- 比喻從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典故出處
- 《漢書·趙廣漢傳》:“鉤距者,設欲知馬賈(價),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後及馬,參伍其賈,以類相準,則知馬之貴賤,不失實矣。”
成語典故
- 漢宣帝時期,潁川太守趙廣漢十分聰明能幹,治理地方軍政事務很有一套辦法,他叫家僕到牲口市場去買馬,並告訴他先問狗、羊、牛價,然後再問馬價,把價格進行比較就能夠以合適的價錢購買了。家僕十分佩服。
成語造句
- 通過仔細研究這個項目的細節,我們可以做到問牛知馬,從而對類似的項目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國家正處於繁榮昌盛的時期。這個國家的國王非常重視農業和畜牧業,認爲它們是國家的根基。
有一天,國王決定親自到鄉村去視察農業的發展情況。他騎着馬,帶着一羣大臣,沿着田間小路緩緩前行。一路上,國王看到了大片大片金黃的麥浪,農民們在田間辛勤勞作,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當他們路過一個牧場時,國王看到一羣牛在悠閒地喫草。他突然停下馬,向牧場主詢問這些牛的情況,包括牛的數量、健康狀況、產奶量等等。牧場主一一詳細地回答了國王的問題。
國王聽後,滿意地點點頭,然後繼續前行。大臣們都感到有些奇怪,不明白國王爲什麼突然對牛這麼感興趣。
其中一位大臣忍不住問道:“陛下,您爲何如此關注這些牛呢?”國王笑了笑,說:“通過詢問這些牛的情況,我可以瞭解到這個牧場的管理水平,進而推斷出整個國家畜牧業的發展狀況。這就好比通過了解一頭牛,我們可以知道一羣牛;通過了解一個局部,我們可以推知整體。就如同問牛可以知馬一樣。”
大臣們聽了,恍然大悟,紛紛對國王的智慧和洞察力表示欽佩。
從那以後,“問牛知馬”這個成語就流傳了下來,用來形容通過對某一事物的深入瞭解,可以推斷出其他相關事物的情況,強調了以小見大、觸類旁通的智慧和方法。在歷史的長河中,許多有智慧的人都善於運用這種方法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例如,在軍事上,將領們通過觀察敵軍的一個小舉動,就可以推測出他們的戰略意圖;在政治上,通過了解一個地區的治理情況,就可以推斷出整個國家的政治局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運用問牛知馬的思維方式,不要只看到眼前的事物,而要善於從細微之處發現問題,通過對局部的瞭解來推斷整體的情況,從而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和機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複雜的世界中立足並取得成功。
問牛知馬-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