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雞起舞
成語拼音
- wén jī qǐ wǔ
聞雞起舞成語解釋
- 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典故出處
- 《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成語典故
-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牀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着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一次,半夜裏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爲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牀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牀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爲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爲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晉書 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爲,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成語造句
- 他每天清晨都能按時起牀,學習古人聞雞起舞的精神,刻苦努力地進行鍛鍊和學習。
成語故事
- 在西晉末年,天下大亂,國家陷入了動盪不安之中。祖逖和劉琨是兩個胸懷大志的年輕人,他們自幼相識,交情深厚。
祖逖生性豁達,不拘小節,而劉琨則沉穩堅毅,兩人都有着報效國家、恢復中原的強烈願望。他們目睹國家的衰敗和百姓的苦難,心中充滿了悲憤和使命感。
當時,他們一同居住在司州,每天除了刻苦讀書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外,還堅持鍛鍊身體。一天深夜,祖逖在睡夢中聽到了一陣雞叫聲。他猛然驚醒,意識到天快要亮了,便推醒身邊的劉琨,說道:“你聽,這雞叫聲是在催促我們奮進啊!我們不能再貪睡了,應該起來刻苦練習,爲將來的事業做好準備。”劉琨欣然同意,兩人立刻起牀,拿起劍在院子裏開始練武。
從此,他們每天都在雞叫時起牀練功,無論寒暑,從不間斷。他們互相鼓勵,彼此競爭,技藝日益精湛。
隨着時間的推移,祖逖和劉琨的名聲漸漸傳開。後來,祖逖被任命爲奮威將軍,他率領着自己招募的士兵,渡過長江,向北方進發,決心收復失地。在征戰過程中,祖逖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堅定的意志,他帶領士兵們屢次擊敗敵軍,逐步收復了大片失地。
劉琨也在自己的崗位上爲國家盡心盡力,他鎮守一方,抵禦外敵的入侵。儘管他們身處不同的地方,但他們始終保持着緊密的聯繫,互相激勵,共同爲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
祖逖和劉琨“聞雞起舞”的故事成爲了後世的佳話,激勵着無數有志之士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奮發圖強,不懈努力。他們的事蹟也被記載在了史書之中,如《晉書·祖逖傳》就詳細描述了他們的這段經歷。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就能夠克服困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任何時代,都需要像祖逖和劉琨這樣有擔當、有勇氣、有毅力的人,他們是國家和民族的脊樑,他們的精神將永遠熠熠生輝。
聞雞起舞-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