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鳧斷鶴

成語拼音

xù fú duàn hè

續鳧斷鶴成語解釋

比喻違失事物本性,欲益反損。

典故出處

《莊子·駢拇》:“長者不爲有餘,短者不爲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成語典故

傳說古代有個愚蠢而善良的人看到郊外一羣羣野鴨子和白鶴在水裏啄食嬉戲。他發現鶴腿長,野鴨的腳杆很短。他想這樣一起走路不路不方便,就把他們捉來,砍下鶴的一截腿杆接到野鴨的腳上,這樣他們都不能走路了。

成語造句

那項規定簡直就是續鳧斷鶴,不考慮實際情況,生硬地進行限制,結果適得其反。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國王非常喜歡一些新奇獨特的事物。 有一次,國王在宮廷中舉辦宴會,邀請了許多大臣和學者前來參加。在宴會上,國王突發奇想地說道:“我聽聞世間有許多奇特的技藝和行爲,誰能爲我展示一些與衆不同的呢?”這時,一位自稱爲能工巧匠的人站了出來,他對國王說:“陛下,我有一種獨特的方法,可以將野鴨子的腿接長,讓它們變得更加優雅美麗。”國王聽了非常感興趣,立刻命令他去嘗試。 於是,這位能工巧匠開始捕捉野鴨子,然後進行他所謂的接腿手術。然而,經過一番折騰後,野鴨子們不僅沒有變得更加優雅,反而因爲手術的痛苦和不適應而死去了許多。 與此同時,另一位大臣站出來說:“陛下,我知道有一種方法可以將仙鶴的翅膀剪斷,讓它們像雞一樣在地上行走,這也是一種新奇的景象啊。”國王再次被吸引,又下令讓這位大臣去實施。結果,那些原本自由自在翱翔在天空中的仙鶴,被剪斷翅膀後變得痛苦不堪,再也無法飛翔。 這個國家的百姓們聽聞了這些事情,都紛紛搖頭嘆息。他們覺得國王和這些所謂的能工巧匠們的行爲簡直是荒謬至極。就如同“續鳧斷鶴”這個成語所表達的那樣,他們試圖去改變自然賦予生物的特性,結果卻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和災難。 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有許多類似的例子。比如,有些統治者爲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不顧百姓的死活,強行推行一些不合理的政策,最終導致國家動盪、民不聊生。就像秦朝的暴政,過度的勞役和繁重的賦稅讓百姓苦不堪言,最終引發了大規模的起義。 而真正明智的統治者,應該尊重自然規律和人性,順應事物的發展趨勢,而不是強行去改變和破壞。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這個國家的國王最終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後悔不已,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並下令停止了這些荒唐的舉動。然而,那些因爲他的錯誤決策而遭受苦難的野鴨子和仙鶴卻再也無法恢復如初。這個故事也時刻提醒着後人,不要隨意去破壞自然和違背常理,否則必將自食惡果。我們應當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以更加理性和智慧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和世界。

續鳧斷鶴-成語圖片

續鳧斷鶴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