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規曹隨
成語拼音
- xiāo guī cáo suí
蕭規曹隨成語解釋
- 蕭何創立了規章制度,死後,曹參做了宰相,仍照着實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規辦事。
典故出處
- 《史記·曹相國世家這》:“參代何爲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漢·揚雄《解嘲》:“夫蕭規曹隨,留侯畫策,陳平出奇,功若泰山,響若坻隤。”
成語典故
- 剛即位的漢惠帝看到曹丞相一天到晚都請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爲他治理國家似的。惠帝感到很納悶,又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只以爲是曹相國嫌他太年輕了,看不起他,所以就不願意盡心盡力來輔佐他。惠帝左想右想總感到心裏沒底,有些着急。 有一天,惠帝就對在朝廷擔任中大夫的曹窯(曹參的兒子)說:“你休假回家時,碰到機會就順便試着問問你父親,你就說:‘高祖剛死不久,現在的皇上又年輕,還沒有治理朝政的經驗,正要丞相多加輔佐,共同來把國事處理好。可是現在您身爲丞相,卻整天與人喝酒閒聊,一不向皇上請示報告政務;二不過問朝廷大事,要是這樣長此下去,您怎麼能治理好國家和安撫百姓呢?’你問完後,看你父親怎麼回答,回來後你告訴我一聲。不過你千萬別說是我讓你去問他的。”曹窯接受了皇帝的旨意,休假日回家,找了個機會,一邊侍候他父親,一邊按照漢惠帝的旨意跟他父親閒談,並規勸了曹參一番。曹參聽了他兒子的話後,大發脾氣,大罵曹窯說:“你小子懂什麼朝政,這些事是該你說的呢?還是該你管的呢?你還不趕快給我回宮去侍候皇上。”一邊罵一邊拿起板子把兒子狠狠地打了一頓。 曹窯遭了父親的打罵後,垂頭喪氣的回到宮中,並向漢惠帝大訴委曲。惠帝聽了後就更加感到莫名其妙了,不知道曹參爲什麼會發那麼大的火。 第二天下了朝,漢惠帝把曹參留下,責備他說:“你爲什麼要責打曹窯呢?他說的那些話是我的意思,也是我讓他去規勸你的。”曹參聽了惠帝的話後,立即摘帽,跪在地下不斷叩頭謝罪。漢惠帝叫他起來後,又說:“你有什麼想法,請照直說吧!”曹參想了一下就大膽地回答惠帝說:“請陛下好好地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誰更賢明英武呢?”惠帝立即說:“我怎麼敢和先帝相提並論呢?”曹參又問:“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蕭何相國相比,誰強呢?”漢惠帝笑着說:“我看你好像是不如蕭相國。” 曹參接過惠帝的話說:“陛下說得非常正確。既然您的賢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蕭相國,那麼先帝與蕭相國在統一天下以後,陸續制定了許多明確而又完備的法令,在執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難道我們還能制定出超過他們的法令規章來嗎?”接着他又誠懇地對惠帝說:“現在陛下是繼承守業,而不是在創業,因此,我們這些做大臣的,就更應該遵照先帝遺願,謹慎從事,恪守職責。對已經制定並執行過的法令規章,就更不應該亂加改動,而只能是遵照執行。我現在這樣照章辦事不是很好嗎?”漢惠帝聽了曹參的解釋後說:“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說了!” 曹參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極力主張清靜無爲不擾民,遵照蕭何制定好的法規治理國家,使西漢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日漸提高。他死後,百姓們編了一首歌謠稱頌他說:“蕭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齊;曹參接任後,遵守不偏離。施政貴清靜,百姓心歡喜。”史稱“蕭規曹隨”。
成語造句
- 漢朝初期,蕭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後來曹參接任丞相後基本遵循這些政策法規,可謂是蕭規曹隨,使得漢初的政治局面得以穩定並持續發展。
成語故事
- 在漢朝初期,漢高祖劉邦駕崩後,太子劉盈繼位,即漢惠帝。當時的丞相是蕭何,他一直盡心盡力地輔佐着劉邦和劉盈,爲漢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蕭何一生勤勤懇懇,制定了許多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使得國家逐漸繁榮昌盛。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蕭何的身體也漸漸不行了。在他病重之時,漢惠帝親自前來探望,並詢問他:“丞相百年之後,誰可代之?”蕭何回答道:“知臣莫如主。”惠帝又問:“曹參如何?”蕭何點頭道:“陛下得到了合適的人選,我死而無憾了。”
不久後,蕭何去世,曹參接替他成爲了丞相。曹參原本是和蕭何一同跟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他在擔任丞相後,並沒有急於實施自己的新政策,而是仔細研究了蕭何制定的各項制度和法規。他發現蕭何的政策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且行之有效的,於是決定繼續沿用這些政策,不做過多的改變。
曹參的這種做法引起了一些人的質疑和不滿,他們認爲曹參身爲丞相,應該有所作爲,而不是一味地遵循前任的做法。然而,曹參對此有着自己的見解。他認爲在當前的局勢下,穩定是最爲重要的。蕭何制定的政策已經讓國家走上了正軌,此時貿然進行大規模的變革,反而可能會帶來不必要的動盪和風險。
曹參不僅自己堅持蕭規曹隨,還嚴格要求手下的官員也按照既定的規則辦事。他挑選了一些忠厚老實的人擔任丞相府的官員,而那些喜歡無事生非、追求虛名的人則被他一一辭退。在他的治理下,漢朝的政治局面保持了相對的穩定,經濟也繼續穩步發展。
歷史上,對於曹參的蕭規曹隨有着不同的評價。一些人認爲他缺乏創新精神,只是簡單地沿襲前任的做法。但更多的人則看到了他的智慧和遠見。在那個剛剛經歷過戰亂、百廢待興的時期,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是至關重要的。曹參能夠認識到這一點,並堅定地執行下去,這是他對國家和人民的負責。
正如《史記》中所記載的那樣,曹參的蕭規曹隨使得漢朝在初期能夠平穩過渡,爲後來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種尊重前人智慧、因時制宜的做法,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也爲後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啓示。
蕭規曹隨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複雜的情況時,我們要學會分辨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不能盲目地追求變革和創新,而應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明智的決策。同時,我們也要懂得尊重前人的經驗和成果,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前進,這樣才能推動社會的持續發展和進步。
蕭規曹隨-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