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勾銷
成語拼音
- yī bǐ gōu xiāo
一筆勾銷成語解釋
- 把賬一筆抹掉。比喻把一切全部取消。
典故出處
-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卷七:“公取班簿,視不才監司,每見一人姓名,一筆勾之。”
成語典故
- 范仲淹,字希文,吳縣(今蘇州市)人。他出生於貧苦人家,兩歲時,父親就死了,母親謝氏爲生活所迫,只得帶着他改嫁到山東淄州長山縣一戶朱姓人家,從此范仲淹改名叫朱說。由於是母親從範家帶過來的,范仲淹在朱家所處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但是年幼的范仲淹並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范仲淹刻苦好學,一有機會就向有學問的人請教,隨着年齡的增長,他越來越渴望到更廣闊的天地裏建功立業。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二十三歲的范仲淹辭別母親,不遠千里來到北宋南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進入應天書院攻讀。求學期間,他廢寢忘食,晝夜苦讀,從不浪費分秒時間,一連幾年都是這樣。由於生活日益貧困,有時他一天只能喫上一頓飯,從沒有脫下衣服好好睡過一個舒服覺。范仲淹有個同學是南都留守的兒子,對范仲淹勤奮苦學的精神相當欽佩,就告訴他的父親。留守聽了很是感動,讓他的兒子帶些好酒好菜送給范仲淹。盛情難卻,范仲淹只得收下。可是他並沒有去享受這頓美餐,而是任由這些食物放在那裏直至腐爛。留守的兒子很不解,就去問范仲淹爲什麼這樣做。范仲淹說:“我對令尊的美意心存感激,只是我喝粥已成習慣,並不覺得苦;如果我現在就貪圖美味,以後怎麼能再喫得下苦呢!”有志者,事竟成。四年後,范仲淹高中進士,不久就出任廣德軍司理參軍,他回家把母親接來,恢復了自己原來的姓名。 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西夏進犯,邊關告急。范仲淹主動請纓,要求到陝甘邊疆去擔負抵禦西夏進犯的重任。由於范仲淹治軍有方,愛撫士卒,在反擊西夏進攻的戰鬥中,軍民一心,頻頻取得勝利。從此,西夏人不敢再輕易進犯。在范仲淹的努力下,雙方正式議和。 由於抵禦西夏有功,范仲淹被調回京城擔任副宰相一職,開始在政治上大展鴻圖。他聯合富弼、歐陽修等人進行改革,開始實行“新政”。 范仲淹推行“新政”雷厲風行,對官員的考覈與任命極爲嚴格。他親自取來各地官員名冊,一個個檢查他們的任職情況,對於那些碌碌無爲的官員毫不心慈手軟。當他發現有人“在其位,不謀其政”時,就將此人的名字從名冊上一筆勾銷,逐出官場,另外選拔一些比較幹練的人上馬。富弼對范仲淹素來恨敬重,看到他在整肅吏治上如此不留情面,不免有些擔心,便從旁勸阻說:“把一個人的名字從名冊上一筆勾掉很容易,可是這樣一來,被勾去名字的人就要全家痛哭了!”范仲淹斬釘截鐵地回答道:“他一家人哭,總比他們禍害千家萬戶,讓千家萬戶悲哭要好得多吧!” 遺憾的是,由於改革觸犯了貴族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不到一年便夭折了。范仲淹也被貶到陝西任四路宣撫使。
成語造句
- 過去的恩怨就到此爲止吧,讓我們把那些不愉快都一筆勾銷,重新開始。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朝代,有一位公正廉明的官員名叫李大人。他在地方爲官多年,一心爲百姓謀福祉,深受民衆的愛戴。
在他所管轄的地區,曾經發生過一件棘手的事情。有一個富商,依靠着不正當的手段積累了鉅額財富,並且與一些權貴勾結,在當地作威作福。百姓們對他敢怒不敢言,因爲他總是能用錢財和關係擺平一切麻煩。
李大人得知此事後,決心要整治這個富商。他開始暗中調查,收集證據,準備將富商繩之以法。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掌握了確鑿的證據,足以讓富商受到應有的懲罰。
然而,富商得知李大人在調查他後,十分驚慌。他開始四處活動,試圖賄賂李大人,讓他放棄對自己的追查。他帶着大量的錢財和珍貴的禮物來到李大人的府上,請求李大人網開一面。
李大人面對富商的賄賂,絲毫不爲所動。他嚴詞拒絕了富商,並表示一定會依法辦事。富商見賄賂不成,又開始威脅李大人,說如果他不放過自己,自己背後的權貴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但李大人毫不畏懼,他堅信正義終將戰勝邪惡。他將富商的罪行一一揭露,並依法對他進行了懲處。那些與富商勾結的權貴們,見李大人如此堅決,也不敢再出面干涉。
隨着富商的倒臺,他以前犯下的種種惡行也被公之於衆。百姓們拍手稱快,對李大人更加敬重。而李大人也藉此機會,對當地的一些不良風氣進行了整頓,將那些曾經與富商同流合污的人也一併進行了處理。
在處理完這些事情後,李大人看着恢復平靜和秩序的地方,心中感到無比欣慰。他覺得過去的那些罪惡和黑暗就如同被一筆勾銷了一般,從此這裏將迎來新的開始。他深知,只有堅持正義,才能讓百姓們過上安穩的生活。
多年後,李大人因爲他的功績和品德被朝廷提拔重用。他離開的那一天,百姓們紛紛前來送行,依依不捨。李大人帶着百姓們的祝福和期望,邁向了新的征程,繼續爲更多的人帶去公平和正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誘惑,都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能讓罪惡和不公得逞。只要我們秉持正義,就能夠將那些黑暗的過往一筆勾銷,開創美好的未來。
一筆勾銷-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