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龍一豬
成語拼音
- yī lóng yī zhū
一龍一豬成語解釋
- 一是龍,一是豬。比喻同時的兩個人,高下判別極大。
典故出處
-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
成語典故
- 唐代文學家韓愈給兒子韓符寫了一首詩勉勵他用功讀書,詩中寫道:有兩戶人家各生了一個兒子,長相十分相似,經常在一塊兒玩耍,到了12歲左右,漸漸發現他們有了差異,30歲時一個有了成就像呼風喚雨的龍,一個卻像蠢笨無能的豬,簡直是天壤之別。
成語造句
- 他和他的朋友在人生道路上的發展可謂是一龍一豬,一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另一個卻碌碌無爲。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兩個年輕人,一個叫李明,一個叫張華。
李明自幼聰慧好學,勤奮刻苦,博覽羣書,心懷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他致力於鑽研學問,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和才能,期望有朝一日能夠有所作爲,爲國家和百姓做出貢獻。
張華則與李明截然不同。張華生性懶惰,不思進取,整天遊手好閒,只知道喫喝玩樂,虛度光陰。他對學習和努力毫無興趣,總是得過且過,沒有任何長遠的目標和規劃。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李明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和才華,逐漸在學界嶄露頭角,受到了許多人的讚賞和認可。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得到了很多施展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爲了一位備受尊敬的學者和官員,爲國家和人民立下了不少功勞。
而張華卻依然渾渾噩噩地生活着,沒有任何的改變。他的生活越來越落魄,到最後甚至窮困潦倒,一事無成。
人們在看到他們兩人不同的命運時,不禁感嘆道:“這真是一龍一豬啊!”一個如飛龍在天,翱翔於廣闊的天空;一個卻如蠢笨的豬,只能在泥沼中打滾。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的努力和選擇會對自己的人生造成巨大的影響。就如同歷史上的許多例子,那些勤奮努力、積極向上的人,往往能夠成就非凡的事業,而那些懶惰懈怠、胸無大志的人,則只能在平庸和失敗中徘徊。
我們應該以李明爲榜樣,珍惜時光,努力奮鬥,不斷追求進步和成長,而不能像張華一樣虛度光陰,最終落得個可悲的下場。要知道,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才能在人生的舞臺上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實現自己的價值。否則,就真的如同那“一龍一豬”中的豬一樣,被人所輕視和遺忘。
一龍一豬-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