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拔釘

成語拼音

yǎn zhōng bá dīng

眼中拔釘成語解釋

比喻除去心中最痛恨的人。

典故出處

《新五代史·雜傳八·趙在禮》:“在禮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罷去,宋人喜而相謂曰:‘眼中拔釘,豈不樂哉?’”

成語典故

五代時期,後唐效節指揮使趙在禮起兵反後唐莊宗,擁立明宗,被任命爲義成軍節度使,他濫用職權,欺壓民衆,經常搜刮民脂民膏。他率軍去攻打當時人們認爲是眼中之釘的契丹,下令宋州百姓每人交1000錢的“拔釘費”,違者處死。

成語造句

他一直把那個總是刁難他的人視爲眼中釘,恨不得立刻將其從眼前拔掉。

成語故事

在宋朝時期,有一個人叫趙抃。他爲人剛正不阿,嫉惡如仇,以鐵面無私而著稱。 當時,有一個地方官員,仗着自己的權勢爲非作歹,欺壓百姓,弄得當地民不聊生。趙抃得知此事後,十分氣憤,決定要好好整治一下這個惡官。他不顧對方的背景和關係,深入調查,掌握了確鑿的證據,然後果斷地對這個官員進行了懲處,將其罷免官職,依法懲治。百姓們對趙抃的舉動拍手稱快,紛紛稱讚他是爲民做主的好官。 然而,趙抃的行爲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和怨恨。這些人都是與那惡官有利益關聯的人,他們把趙抃視爲眼中釘,肉中刺,想要找機會報復他。但趙抃毫不畏懼,依然堅守着自己的原則和信念,繼續爲百姓們伸張正義。 有一次,趙抃又接到了一個棘手的案件。這個案件涉及到一些有權有勢的人物,他們試圖通過各種手段來干擾案件的調查和審理。但是趙抃沒有被他們的權勢所嚇倒,他憑藉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一步步揭開了案件的真相,讓那些違法亂紀的人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在趙抃的努力下,當地的社會風氣逐漸好轉,百姓們的生活也變得更加安定和幸福。而那些曾經把他視爲眼中釘的人,也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認識到了他的正直和偉大。趙抃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爲官之道,他的事蹟也被人們傳頌至今。 “眼中拔釘”這個成語,就是由此而來。它形象地表達了人們對於那些極其厭惡、想要除掉的人或事物的態度。趙抃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邪惡和不公時,我們要有勇氣和決心去與之鬥爭,哪怕會遇到重重困難和阻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眼中拔釘-成語圖片

眼中拔釘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