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無銀三十兩

成語拼音

cǐ dì wú yín sān shí liǎng

此地無銀三十兩成語解釋

比喻想要隱瞞、掩蓋真相,結果反而徹底暴露

典故出處

魯迅《僞自由書·推背圖》:“里巷間有個笑話:……寫道‘此地無銀三十兩’。……就在木板的那一面添上一句道:‘隔壁阿二勿曾偷’。”

成語典故

從前有個精於算計而又自作聰明的張三,辛辛苦苦攢了三百兩銀子,放在家裏怕別人偷,就趁夜色在自家院中挖坑埋好,並在埋銀處寫上“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字牌。隔壁的小偷王二將銀子偷走,並留下“隔壁王二不曾偷”的字牌。

成語造句

你想說的應該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他越是拼命解釋自己沒有做過那件事,越給人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名叫張三的人。他辛辛苦苦攢了三十兩銀子,這可是他多年的積蓄。 張三整日爲這三十兩銀子感到憂心忡忡,總擔心會被別人偷走。思來想去,他想出了一個自認爲絕妙的辦法。他找了一個隱蔽的地方,挖了一個坑,將銀子埋了進去。然而,做完這一切後,張三還是覺得不放心,心裏彷彿有個聲音在告訴他,這樣還是不夠安全。 於是,張三靈機一動,找了一塊木板,在上面寫上“此地無銀三十兩”七個字,然後將木板插在了埋銀子的地方。他心想,這樣別人看到這個牌子,就知道這裏沒有銀子了,也就不會來挖了。張三做完這一切後,心裏踏實了不少,便放心地離開了。 可沒想到,張三的鄰居李四是個精明的人。這天,李四偶然經過那個地方,看到了那塊奇怪的木板。他心中好奇,上前仔細一瞧,看到木板上的字後,立刻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李四心中暗喜,等張三走後,他悄悄地將銀子挖了出來。 李四得到這三十兩銀子後,同樣也很擔心被別人發現。他左思右想,竟然也學着張三的做法,在原來插木板的地方又豎起了一塊木板,上面寫着“隔壁李四不曾偷”。 沒過多久,張三回來查看自己的銀子,卻發現銀子不見了。當他看到李四豎起的那塊木板時,頓時恍然大悟,明白是李四偷走了他的銀子。而李四的那塊牌子,更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 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人們便用“此地無銀三十兩”來形容那些想要隱瞞某事,卻因爲愚蠢的行爲反而將事情暴露無遺的人。就如同《呂氏春秋·自知》中所記載的掩耳盜鈴的故事一樣,以爲捂住自己的耳朵別人就聽不到鈴響了,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實在可笑。在生活中,我們要保持理智和聰明,不要做出類似的荒唐之舉,否則只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麻煩和笑話。 同時,這個故事也告誡我們要以正確的方式對待自己的財物和祕密,不要試圖通過一些幼稚的手段來掩蓋,而是要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保護。不然,就可能像張三一樣,本想保護自己的銀子,卻最終落得個錢財兩空的下場。

此地無銀三十兩-成語圖片

此地無銀三十兩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