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兇戰危

成語拼音

bīng xiōng zhàn wēi

兵兇戰危成語解釋

指戰事兇險可怕。

典故出處

漢·晁錯《言兵事疏》雖然,兵,兇器;戰,危事也。故以大爲小,以彊爲弱,在俛卬之間耳。”

成語典故

當此兵兇戰危之秋,所有受傷軍兵,顛臥戰線,咻噢呻吟,慘不忍覯。★郭孝成《民國各團體之組織》

成語造句

在動盪的時代,局勢複雜多變,各方勢力紛爭不斷,真是應了那句“兵兇戰危”,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國家長期處於動盪之中。邊境時常遭受外敵的侵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這個國家的國王爲了保衛國家和百姓,決定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他召集了國內的精銳部隊,準備與外敵一決高下。然而,朝中的一些大臣卻憂心忡忡,他們認爲戰爭帶來的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其中一位老臣站出來說道:“陛下,戰爭之事,不可輕率。自古以來,兵兇戰危,戰爭往往會帶來無數的傷亡和破壞,我們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危機,而忽視了戰爭可能引發的更大災難。”他引經據典,列舉了歷史上許多因爲戰爭而導致國家衰敗、百姓流離失所的例子。 國王聽了,陷入了沉思。但他心中的憤怒和對敵人的仇恨讓他難以輕易放棄戰爭的想法。於是,他不顧大臣們的勸阻,毅然決然地帶領軍隊出征了 戰爭一開始,雙方就展開了激烈的廝殺。戰場上,硝煙瀰漫,喊殺聲震天。士兵們在血泊中拼殺,生命在瞬間消逝。隨着戰爭的持續,這個國家的軍隊逐漸陷入了困境。他們遭遇了敵人頑強的抵抗,傷亡慘重。而且,長期的戰爭也讓國家的資源消耗殆盡,百姓生活更加艱難。 國內的情況也變得越來越糟糕。農田荒蕪,商業凋零,百姓們紛紛抱怨戰爭帶來的苦難。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叛亂,國家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危機之中。 終於,國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回想起老臣的話,明白了兵兇戰危的真正含義。他後悔不已,決定停止戰爭,尋求和平解決的辦法。經過艱難的談判,雙方終於達成了和平協議,戰爭結束了。 這場戰爭讓這個國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無數的生命消逝,國家的經濟和社會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國王深刻地認識到,戰爭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有時候,和平和談判可能會帶來更好的結果。從此,這個國家更加註重通過外交和協商來解決爭端,努力維護國家的和平與穩定。而“兵兇戰危”這個成語也時刻提醒着人們,戰爭是殘酷的,在做出決定之前,一定要深思熟慮,權衡利弊,避免因爲一時的衝動而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

兵兇戰危-成語圖片

兵兇戰危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