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動腳

成語拼音

dòng shǒu dòng jiǎo

動手動腳成語解釋

指動手打架、動腳踢人

典故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你卻不可躁暴,便去動手動腳。打攪了事,那時我不管你。”

成語典故

史湘雲病了,賈寶玉經常去看望她,這讓林黛玉的丫鬟紫鵑不滿。賈寶玉看完史湘雲後去拜訪林黛玉,恰好黛玉在午休。寶玉便與紫鵑在外說笑,紫鵑勸寶玉不要動手動腳避免閒話,藉機考驗寶玉對黛玉的感情,她編的一段謊話讓寶玉病了一場。

成語造句

他這個人總是對別人動手動腳,行爲舉止很不檢點。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名叫李四的年輕人。李四生性調皮搗蛋,平日裏總是喜歡捉弄別人,動手動腳的,搞得街坊鄰里都對他有些頭疼。 一天,李四在集市上閒逛,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擺攤賣些小玩意兒。他心生惡作劇之意,便偷偷走到老人身後,突然伸手推了老人一下。老人毫無防備,一個踉蹌差點摔倒。周圍的人紛紛指責李四的行爲,但他卻不以爲意,還嘻嘻哈哈地跑開了。 後來,李四又看到一個年輕姑娘獨自走在路上,他又起了壞心思,跑過去對姑娘動手動腳,嚇得姑娘花容失色。姑娘的家人得知後,非常憤怒,找到李四理論。李四卻依舊態度蠻橫,不肯認錯。 這樣的事情屢次發生,李四的名聲越來越差。終於,有一天,鎮上來了一位智者。智者聽聞了李四的所作所爲,決定要好好教訓他一番。智者找到李四,對他說:“你可知你這樣動手動腳的行爲,是多麼不道德和不尊重他人。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你不想別人這樣對你,你就不應該這樣對待別人。” 李四聽了智者的話,一開始還不以爲然,但智者繼續給他講述了許多歷史上因爲不尊重他人而導致悲慘下場的故事。李四漸漸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爲。 從那以後,李四決心改變自己。他不再隨意對別人動手動腳,而是學會了尊重和禮貌。他努力彌補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漸漸地,人們對他的看法也有所改變。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四成爲了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他也明白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而曾經那個喜歡動手動腳、調皮搗蛋的李四,也成爲了小鎮上人們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提醒着大家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爲。這個故事也讓人們深刻地認識到,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爲,切不可隨意對他人動手動腳,以免傷害到別人,也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後果。

動手動腳-成語圖片

動手動腳

其他成語故事